480
當家長看到孩子有惰性時,一定要重視起來,對他們做針對性的引導和糾正。但在引導的過程中,需要家長先去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以及需要,這樣才能有的放矢的為他們提供幫助,改善他們有惰性的問題。
孩子有惰性怎么辦
1、重視孩子的自由意志和獨立思考
當孩子有惰性時,家長要逐漸對孩子放手,對孩子少一些控制和干涉,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意見,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好奇心去自主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當家長對孩子寄予厚望,對他們表現出了足夠的尊重、重視、關懷,孩子感覺到了這份期待,就會自然地產生責任感,會用良好的表現來回應我們的期待。同時,也應該允許他們失敗,給他們嘗試錯誤、并改正錯誤的機會。值得強調的是,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開始,孩子可以先由父母協助、指導和督促,隨后逐漸過渡到由孩子自主安排、自主完成。
2、了解孩子內心的需要
07-17 閱讀全文>
很顯然孩子正處于青春期,這個時期有著叛逆和各種不協調的情緒出現,對于同伴之間的關系也特別看重,但是這個孩子選擇動不動就回家,選擇和家人在一起,肯定不是身體不舒服這么簡單的事情,家長應該認真尋找其真正的原因。
孩子有點不舒服就不上學怎么辦
首先溝通是第一位的。家長可以問孩子,最近有什么煩心的事情沒有?在學校跟誰吵架或者鬧矛盾了?近期考試了?是不是遇到什么挫折了?在詢問的時候要注意策略不能,像這樣直接來問,最好是放在一些談話的情景當中,讓孩子不知不覺之間把問題說出來。
還有就是要聯系他的老師或者同學,他們和孩子朝夕相處往往會比較清楚孩子的問題出在哪里。我有一個朋友的孩子,他也是不愿意上學,有三個月,你怎么說都不行,就是不去上學了,轉學也不愿意去。后來經過多方了解,特別是他的同學們,提供了一條特別有用的信息,就是她跟她的閨蜜鬧矛盾了,然后就愿意在學校看到她,但是如果轉學她還覺得沒有朋友,不愿意去。根據這種情況,她的父母及時的聯系老師和同學,進行了多方的交流和溝通,終于做通了孩子的工作。所以了解孩子為什么厭學的原因就最關鍵的。
其次就是讓孩子有豐富多彩的生活,不要讓孩子總是呆在家里,要帶他走出去,帶他去多運動,運動是治療一個人心理或者情緒問題最好的方法!心理學上說,“內向性格人應該多選擇團隊運動,參與的人越多,越可以增強自身活力和合作共贏的精神,從而擁有更好的人際關系。”
而且運動還可以促進人體的內分泌變化,會讓大腦產生名為內啡肽的物質,這個物質與人的心情的好壞有著極大的聯系。
12-24 閱讀全文>
當家長發現孩子有心理問題時,要多陪伴,父母的關心和呵護可以讓孩子有安全感。多帶孩子運動,運動可以使人快樂,在運動中健康成長。可以帶孩子到大自然中走一走,感受自然的山水之美,陶冶性情。
孩子有心理問題怎么辦
1、身心健康
多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不是一味的只關注考試成績。給孩子一個更寬松的環境,督促他們學習,而不是強迫他們學習。
2、改變行為模式
寒暑假期間,孩子容易養成拖延的習慣,導致焦慮和恐懼。我們可以嘗試改變孩子的行為模式,幫助孩子設定學習和生活的目標,細化目標并逐一完成,從而慢慢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11-05 閱讀全文>
父母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仇恨父母的原因,然后有針對性地跟孩子進行溝通交流,排解孩子的負面情緒,改正自己的做事方法。
孩子有仇恨心理怎么辦
注意自己的話語避免“偏激”“嘮叨”
許多家長喜歡嘮叨,想要通過反復說明來強調怎樣處理,可是這樣的行為只會徒增孩子的煩惱,反而會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和效果。在家庭當中一定要經常和孩子溝通,讓他們明白自己的意圖,只有簡單明了的傳遞自己的想法,語言精煉不偏激,才能夠盡量避免激烈的沖突。
注意管較孩子時,一定要分清場合
有些時候孩子的表現往往會不盡人意,一些家長就會不分場合地“時時”教訓他們。這樣的行為往往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開公共場合,給孩子適當地留些“面子”才行。
09-02 閱讀全文>
如果自己的孩子出現厭學的情況,家長首先一定要耐心地和孩子溝通,了解為什么會厭學,可能是最近有比較煩心的事情等,一定要及時的給孩子解決,然后一定要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
孩子有些厭學怎么辦
1、陪伴孩子一起學習
當孩子出現厭學的時候,家長可以試著陪伴孩子一起去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正好可以和孩子近距離接觸,也可以了解孩子厭學的真正原因。
如果孩子是因為學習有困難,正好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可以幫助孩子降低學習的難度,孩子學習感覺到輕松之后,也就不會有厭學的想法啦!
2、帶孩子出去散心
04-27 閱讀全文>
良好的心理狀態是孩子能夠高效完成任務的保證,但是如果孩子心里有情緒,那么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甚至變得不想上學。作為家長,在這個時候就不要再一味的催促他們,更不能因此發脾氣,弄清楚孩子有情緒的原因,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孩子有情緒不想上學怎么辦
1、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父母要多加鼓勵,要讓孩子親身體驗自己沒有那么糟糕,學好是有可能的。但如果只是在旁邊說一些無營養的鼓勵的話,意義不大。要幫助孩子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指導孩子把比較困難的問題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從而幫助孩子克服畏難情緒,體驗成功,從而大大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2、孩子不想上學還有一種原因,這是因為興趣轉移到了別的地方。因為小孩子的自控力還比較弱,要面對這些極具吸引力的事物時缺乏抵抗力,所以就會忽略了上學。為此家長可以控制孩子玩游戲的時間,讓孩子明白上學的重要性,讓他們學會合理的安排時間。
3、家長只有完全接納孩子的情緒,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接納孩子,想法提高孩子的自我價值感,這樣孩子才有可能愿意把內心的真實想法告訴家長,否則孩子面對你的詢問可能就一言不發、沉默是金了。
4、認真傾聽孩子的每一句話,這一步也很重要,家長只有完全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找對問題的關鍵。當孩子說出自己想法的時候,家長不直接進行評價,可以順著孩子的思路和孩子展開充分的交流,幫助孩子尋找歸屬感。
04-24 閱讀全文>
孩子努力學習,上課認真聽講,但是效率并不高,考試成績很差時,他就會深受打擊,想要放棄學習。此時孩子只是思想上的抵觸,只要家長適時的引導,就能調整好他的心態,再次鼓起信心去學習。
如果孩子有厭學情緒該怎么辦
1、多給予孩子鼓勵和支持。當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可能對于學習有很大的抵觸或者已經出現學習方面的挫折。這個時候不能懲罰和否定孩子,應該對孩子的行為多一些包容,傾聽他的心聲,讓孩子傾訴自己內心負面的情緒,孩子才能夠獲得安全感、支持感。
2、正確的目標設定,乃是先決定你要過一個怎么樣的一生,之后再去選取能夠讓你達成這個目標的工具,如此孩子的人生才不會有所偏差。
譬如說人生目標是希望做一個快樂而且有貢獻的人,明確這個終極目標后,再來選取你的工具。家長有必要就這個問題跟孩子交流探討一下,幫助孩子明確目標,幫助其進行自我定位,給他看得見的未來,重新喚起學習動力。
3、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如果孩子有厭學情緒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的輕視。于是,他們索性“破罐子破摔”,甚至經常逃學。
04-24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