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努力學習,上課認真聽講,但是效率并不高,考試成績很差時,他就會深受打擊,想要放棄學習。此時孩子只是思想上的抵觸,只要家長適時的引導,就能調整好他的心態,再次鼓起信心去學習。
如果孩子有厭學情緒該怎么辦
1、多給予孩子鼓勵和支持。當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可能對于學習有很大的抵觸或者已經出現學習方面的挫折。這個時候不能懲罰和否定孩子,應該對孩子的行為多一些包容,傾聽他的心聲,讓孩子傾訴自己內心負面的情緒,孩子才能夠獲得安全感、支持感。
2、正確的目標設定,乃是先決定你要過一個怎么樣的一生,之后再去選取能夠讓你達成這個目標的工具,如此孩子的人生才不會有所偏差。
譬如說人生目標是希望做一個快樂而且有貢獻的人,明確這個終極目標后,再來選取你的工具。家長有必要就這個問題跟孩子交流探討一下,幫助孩子明確目標,幫助其進行自我定位,給他看得見的未來,重新喚起學習動力。
3、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如果孩子有厭學情緒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的輕視。于是,他們索性“破罐子破摔”,甚至經常逃學。
因此,家長要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多對孩子的“閃光點”進行鼓勵和表揚,同時幫助他提高學習能力,讓孩子變得自信起來。這樣,孩子學習的興趣也容易被激發出來。
4、教會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正確的學習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更加有效地學習,并避免學習過程中的壓力和困難。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和實踐正確的學習方法,例如制定學習計劃、制定復習計劃、使用記憶技巧等等。
孩子有厭學情緒的原因
1、出現了學習困難,比如學習成績差,或者孩子無法融入學習生活當中,也無法跟別的孩子建立良好的關系,甚至因為種種原因被別的孩子嘲笑等等。很容易會造成不愿意去學校、厭學等問題出現。
2、孩子的學習目的和意識不強,父母只顧著賺錢,不夠關心孩子心理成長。覺得孩子學習好就行,其他的衣食住行各種不用操心。導致孩子和父母之間沒有足夠多的交流,不知道除了學校的知識,自己還有哪些是應該學習的。時間一久,就會覺得學無樂趣。
如果孩子有厭學情緒的表現
孩子總是把自己的失敗歸于外部原因,不客觀的看待自己學習成績,也不檢查自我和吸取教訓。如果你問他,他常常會把考試成績等問題,指向老師沒有講清楚,老師講的不好、沒看清、卷子沒印清楚,老師改的時候出現問題了等等,卻不敢正視自己的不足和責任。
如果孩子有厭學情緒,會在學習上遇到挫折之后,極端自卑,感覺自己不是學習這塊料。覺得自己各方面不如別人,而不是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心態很差。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