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不愛寫作業(yè),每天寫作業(yè)敷衍完成,家長郁悶、上火、大發(fā)雷霆都無濟于事,最好的辦法是找準病因,對癥下藥,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孩子敷衍作業(yè)如何處理
一、曉之以理
給孩子講故事,激勵孩子,讓ta明白做作業(yè)的正確方式是什么。學習是什么,你可以從很多方面來引導孩子,不要期望一天就能完成,你需要天天堅持;也不要期望用一個方式就能讓孩子轉變,對其他孩子有效的方法對您的孩子不一定有效,所以要善于利用平時碰到的事情,或者是積累的好故事時刻給孩子講學習的必要性,好處。
二、嚴格要求
不愛學習的孩子一般比較散漫,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很消極。這種心態(tài)久了,反而養(yǎng)成壞習慣。所以家長有必要對孩子嚴格要求,不能讓孩子敷衍了事,對孩子的作業(yè)要有一個標準。時間、質量都要有一定的要求。
三、讓孩子學會、掌握
除了要求孩子之外,家長還需要讓孩子能夠有成就感。如果孩子覺得自己被要求,被控制,但是結果卻毫無收獲,那么孩子內心肯定會積壓越來越多的負面能量。所以,家長不能片面的要求孩子學習,我們還需要給孩子正確的方法。
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不要期望孩子的問題一次都能改變。比如如果孩子數學不好,你不要想著一次就能變好了。你可以讓孩子做練習,但是每次最好是一個任務。這樣孩子更容易抓住重點,獲得進步。
例如孩子計算不好,特別是退位減法不好,那么你就專門出20個退位減法給孩子練習。首先給孩子講解和示范關鍵點,如果感覺孩子懂了,再給孩子練習。注意練習之后如果還是沒有做好,那么你應該再給孩子示范一次,之后讓孩子給你講兩道題,務必把要點都講出來了再練習。
如果孩子能夠做到“知道”,“會做”,“做對”,那么以后對這個知識點就會掌握得比較好了。
孩子為什么做作業(yè)不自覺,需要催促
一是父母總在催促,或者強迫孩子做作業(yè),孩子沒有感受到做作業(yè)的快樂,反而成了一種負擔,從內心抗拒做作業(yè)。
二是孩子上課不專心聽課,課堂上的知識沒有弄懂弄通,課下作業(yè)不會做,看到作業(yè)就頭大、犯難,畏懼作業(yè),因此有抵觸情緒。
三是孩子的作業(yè)太多,做作業(yè)和玩的時間沒有合理分配,做作業(yè)占用了太多玩的時間,孩子心里想著玩,對做作業(yè)沒興趣。
四是父母的指責或心理施壓,導致孩子覺得自己笨,不如別的孩子聰明,在負面情緒的影響下,失去了學習信心,這對孩子的學習幾乎是摧毀性的打擊。
五是父母平時工作忙,孩子由爺爺奶奶帶,爺爺奶奶溺愛孩子,讓孩子任性去玩,而不管孩子做作業(yè),導致孩子對做作業(yè)缺乏責任感,從而輕視做作業(yè),重視玩。
如何引導孩子自覺完成作業(yè)
一是培養(yǎng)孩子聽講的專注程度,力爭課堂上的問題課堂上解決,盡量不把困惑帶到課下。
二是培養(yǎng)孩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良好習慣,讓學習變得輕松而充滿樂趣。
三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讓孩子遇到難題時,在自己無法解決的情況,多問敢問,問老師、同學、家人均可。家人在幫孩子解決問題時,還可以就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擴展知識面,提高孩子掌握課外知識的興趣。
四是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孩子學習和做作業(yè)時,父母不要看電視或玩手機,父母最好也讀書,給孩子一個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
五是適時激勵孩子,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件快樂的事情,培養(yǎng)孩子的信心。孩子在父母的激勵下,有了學習信心和動力,會主動學習。會主動學習的孩子,父母即使不陪伴,都會積極學習,輕松完成作業(yè)。
六是保持家庭關系和諧,一家人互敬互愛,氣氛融洽。孩子在這種氛圍中成長,內心是快樂而健康的,學習的積極性高,做作業(yè)就不會是難事。
七是不要溺愛孩子,在玩和做作業(yè)之間劃清時間段和界限。該玩的時候,一定讓孩子玩,該做作業(yè)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地保質保量地做好作業(yè)。
八是自己的孩子盡量自己帶,爺爺奶奶只是起輔助作用,以免爺爺奶奶嬌慣孩子。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被父母的愛滋養(yǎng)著,內心不會有缺失感,不會缺乏安全感,不會自卑、無助,學習就會有動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