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自制力是責任感的一種體現,對于孩子的一生發展都有重要作用。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制力,為孩子以后的學習形成良好習慣。但是有些自制力差的孩子,父母應該怎么做才能讓孩子應有良好自制力呢?
孩子的自制力差需要家長做什么
1、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不被打擾次啊能保持高專注力。如果孩子身處嘈雜的環境中,還有不斷被誘惑,那孩子怎么可能靜的下心來去學習呢。家長在家庭內部給孩子建造一個能夠納新學習的地方,才能讓小孩保持良好自制力。
2、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有的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就是對時間沒有觀念,不知道時間的緊迫。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好,允許玩半個小時,然后需要在兩小時內寫完作業,超時就要有懲罰。
通過這種規則,讓小孩意識到不遵守時間的后果,明白時間不等人,錯過了就要接受懲罰,慢慢建立孩子的時間觀念。
3、父母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父母每天工作非常辛苦,在單位里還能夠禮貌待人,但是回到家對親人就會脾氣不好,對伴侶生氣,對小孩生氣。家長吵架當著孩子的面吵架的時候對他們的傷害是非常大的,會讓小孩覺得自責,慢慢就會行為混亂,變得自制力差。所以家長應盡量克制著自己的脾氣,為他們創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圍。
4、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于自制力比較差的孩子,首先要從養成一個好習慣開始。此外,還要培養孩子整理物品的習慣。從整理書包開始,到整理書桌,再到整理自己的衣柜和房間,慢慢的讓孩子從規則與秩序中學會如何自制。
孩子自制力差的原因
1、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
經常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他的生活是充實豐盈的,不會感到無事可做。而父母對孩子的疏忽和冷落,他們只能自己找事兒做,而手機和電視就是最吸引他們的。
當家長埋怨小孩沉迷于電子產品,自控力差的時候,家長要反思自己。正是你的缺乏溝通和陪伴缺失,導致孩子只能尋找電子產品的尋求安慰。
2、總是打斷孩子的專注力
有的家長過度擔心孩子,在小孩專心做事的時候不停出聲打斷。孩子的專注力就是這樣被家長一遍遍地破壞,慢慢地小孩就失去了專心的能力,導致孩子很難集中精力做事情,從而自制力下降。
3、父母溺愛讓孩子失去自理能力
溺愛是父母教育小孩的大忌。父母對于孩子的溺愛會讓他們沒有規則感和秩序感,對自己的行為失去認識,所以會自制力差。
4、父母關注太少
現如今大部分家長都忙于工作,忽略了對孩子的關心。而如果長時間疏于對小孩的照顧的話,就會導致小孩從小缺乏親子交流溝通,因而難以對自己的行為產生控制能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