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假如讓孩子投票對父母的反感和不滿,那么嘮叨肯定榜上有名。曾聽一個孩子說:“我媽真的很煩,嘮嘮叨叨,沒完沒了。放假我都不想回家了!”所謂“杯滿則溢”,在一件事情上,如果你說得越多,孩子往往做得越差,甚至產(chǎn)生逆反心理,因此家長如果想要和孩子取得良好的溝通,減少嘮叨是很有必要的。
家長平時用什么方式與孩子溝通?
一、尊重的語氣。
其實家長與孩子在某些地方的地位是平等的,但家長總是壓制著孩子,屬于霸權(quán)這孩子,居高臨下,或許家長可以嘗試著換一種態(tài)度,與孩子成為朋友,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在和自己講某些事情的時候,一定要靜靜聆聽,不要總裝作不在乎的態(tài)度,如果家長可以用尊重的語氣表達自己的立場,那么孩子的需求也會得到家長的理解,孩子也就會卸下心里對家長的防備。
二、信任的語氣。
我們都知道家長對于孩子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孩子在和其他孩子鬧矛盾的時候,很多家長可能更多的時候不分青紅皂白就是一頓毒打,但是家長這種做法嚴(yán)重傷害了孩子,有些時候,家長可以先聽孩子怎么講,再用信任的語氣告訴孩子,這樣長期下去,建立家長與孩子的信任感也是非常快的。
三、商量的語氣。
有些時候,可能有些家長比較強勢,所以在一些問題上,孩子沒有選擇,必須聽從家長的安排,比如報興趣班,玩游戲,叫朋友之類的,家長都會干擾,但是有時候家長可以好好的想一想,這樣不僅會禁錮孩子的思維,還會讓孩子變得更孤僻,家長不妨試著在一些問題上可以多和孩子商量,聽聽孩子的意見,沒準(zhǔn)還能和孩子成為知心的朋友。
四、贊賞的語氣。
有些家長可能對自己孩子要求過高,而孩子總達不到自己目標(biāo)的時候,就會異常生氣,而且這些父母也只能看到孩子的缺陷,根本看不到孩子優(yōu)秀的地方。實際上,父母可以轉(zhuǎn)化一下自己的思路,多看看孩子的有點,多多關(guān)心孩子,比如孩子有做的好的地方的時候,一定要多夸獎孩子,這樣下去,也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有一種難得的成就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