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孩子學習的不斷深入,學習的難度和壓力也在不斷增加,如果孩子遇到了什么不能解決的困難,或者家長和學校給予的壓力太大,這都可能讓孩子產生不愿意上學的想法。那么初中生不愿意上學怎么辦怎么引導?
初中生不愿意上學怎么辦怎么引導
1、正確引導樹立信心
初中生不愿意上學的顯著特點就是喪失了對學習的自信心,如果家長適當降低對子女的學習要求,創設情境,讓孩子成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就會逐步讓孩子樹立起自信心。
2、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
家長要想孩子重新喜歡上學習,就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建立良好的評價方式與手段。
3、及時鼓勵孩子
家長要及時發現孩子在學習上的進步,哪怕只是取得了極其微小的進步,我們也要善于發現,及時鼓勵。
4、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家長應努力幫助孩子改進學習方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對學習中碰到難題、成績差的孩于,家長應耐心輔導,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決心。對于因學習成績差,喪失學習信心而厭學的孩子,家長應仔細分析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改進學習現狀,增強其學習信心。
初中生不愿意上學的原因
1、沒有學習目標
孩子的學習是被動的,一是家長要求孩子要去學習,二是看到大家都要去學習,只能隨大流,孩子學習的內驅力差。
2、學習困難加大
小學階段的課程相對少,作業比較簡單,孩子可以比較容易的完成,就有自己玩耍的時間。初中的課程比較多,難度較大,作業量大,把孩子原來玩耍的時間都擠壓了,孩子心理大大抵觸,厭學情緒就上來了。
3、沒有自信心
小學階段沒有養成吃苦、勤奮努力學習的習慣,到了初中面臨中考,孩子學業競爭壓力山大,老師家長都無比重視,不努力不行啊,看到自己現在學業落后,信心不足,產生厭學情緒。
4、跟風效應
因為中學的學習任務也是很重的,壓力也大。剛好身邊的一些孩子不想讀書了,別人玩他也想玩,別人不想讀了,他也跟著不想讀。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