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農(nóng)村小學生厭學現(xiàn)象嚴重,這是不爭的事實。小學生厭學,不光要從小學生身上找原因,更應從家長、老師、學校身上去找,具體分析如下:
1、家長不重視或引導不正確,讓學生無所適從
有部分家長不重視孩子的教育,認為學好學壞都無所謂,反正家里在錢,有事業(yè),對孩子學習不在乎。我家孩子班上就有這樣的家長,老師給他反映孩子學習情況,他就是一句話:我對他學習是無所謂的啦。確實如此,他孩子上課不認真,作業(yè)不完成,成績不理想,你向他反饋,一律不管。自然而然,孩子也就不在乎學習了,變得討厭學習了。也有家長很重視孩子的學習,但引導不正確。他們的重視與關心,把焦點都對準學習成績,每次考試,考得好,對孩子說,不能驕傲,比你考得好的人多了去了,別以為自己很了不起;考差了,沒完沒了,說個不停,更有甚者,高聲謾罵,痛打一頓。讓孩子無所適從,學得好,挨批;學得不好,挨罵;怎么都做不好,干脆不學,破罐子破摔。
2、師生關系緊張,打擊了學生學習積極性
初中時的我,就曾經(jīng)歷過師生關系緊張,我和物理老師鬧得很僵,他非常喜歡另一個同學,而對我有偏見,成績好,他無視,成績差,他挖苦。最后我一見到他就反感,頭疼,也討厭上他的課,學習成績直線下落。最后在學校的安排下,換了班級才又好了起來。學生是不是喜歡老師,與老師的關系是不是和諧,都關系到學生是否愛學習。好的師生關系會讓學生更加喜歡學習,而緊張的師生關系,則會讓學生討厭學習。
3、不恰當?shù)脑u價方式,讓學生沒有成就感
學校對學生評價,還是依賴一張試卷,用同樣的標準來進行,人為地將學生分成優(yōu)生、差生。但每個人的智力發(fā)展水平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天生語感強,對語文比較感興趣,語文成績較好;有的學生思維能力好,理解力較好,數(shù)學成績比較理想;還有的學生,喜歡音樂或者美術。但學校的評價是不分層次高低的,是用整齊劃一的標準,將學生分成三六九等,又怎能讓學生有成就,愛上學習呢?有的學生偏科。成了“拐子馬“;有的學生找不到學習的樂趣,就去上網(wǎng)玩游戲。
怎么解決這些問題
1、作為家長要盡可能多一些表揚鼓勵,少一些諷刺謾罵;盡可能進行正面評價,少一些負面打擊;努力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讓孩子愛上學習,樂于學習。
2、作為老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樹立良好的老師形象,努力使自己受學生愛戴,得學生尊重,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位學生,不能對學生有偏見,而使學生討厭老師,討厭學習;作為學生,要學會適應老師,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教學特點,是不可以選擇的,只能選擇尊重老師,并學會與老師交流、溝通,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避免因不喜歡老師而厭學。
3、作為學校要改變以分數(shù)為主的、單一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要挖掘?qū)W生的特長與潛能,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有的學生跑得快,可以讓他代表班級、代表學校去參加田徑比賽;有的學生愛唱歌,可以讓她擔任文娛委員,給她更多的表演機會......
只要給予合適的鼓勵和恰當?shù)姆绞剑總€人都能成為成功者,學生也不例外。如果以只以學習成績來衡量學生,就會產(chǎn)生所謂的”差生”、“學困生”。但如果能不戴有色眼鏡,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學生的興趣特長,讓這些學生有事可做,有機會展示,既可以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也能讓他們愛上學習,慢慢走出“厭學“大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