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脆弱,性格多變,接觸的外界環境過雜,內心又比較單純,無法正確的判斷真正的情與愛,容易在這方面迷失自我,不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一直以來,很多的中國家庭教育都以孩子的學業為主,而忽略了孩子內心的健康發展。家庭暴力、工作繁忙無暇顧及孩子,都會讓孩子缺失一方面的關愛,孩子正常的性心理得不到發展或者被扭曲。所以,當發現孩子同性戀應該怎樣切入溝通呢?
發現孩子同性戀應該怎樣切入溝通
1.不帶判斷色彩的傾聽。
孩子的身邊可能會有這樣的朋友,老師,經過社交媒體和電視新聞的洗禮,孩子對類似的主題也不會陌生。爸媽們可以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刻意的回避自己的主觀想法,專注的傾聽孩子對這些問題的態度,問一些“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為什么會這么想呢?”“媽媽/爸爸想聽聽你的想法,”諸如此類的不帶判斷色彩的,顯示出父母好奇心的問題。這樣的開放式的溝通態度在顯示出父母重視孩子意見的同時,為良好的親子溝通奠定了基礎。
2.多角度討論。
父母在和孩子交流這類敏感話題時,需要和自己先入為主的觀點做斗爭,用思辨的形式和孩子一起討論正面還有負面的論點。如果父母自己只能想到負面的論點,可以上網搜索一些辯論中正面的切入點,然后和孩子分享。這樣的談話方式可以幫助孩子形成全面客觀的思考問題的方式,而這種思維方式也是學校教育和各種選拔考試中的關鍵一環。
3.愛 ≠控制。
父母們經常向孩子傳達自己的愛意。但是面對這樣的敏感話題時,有些父母會說,“你千萬不要這樣子,要不然我們就趕你出去/打斷你的腿/不認你這個兒子(女兒)。。。”雖然父母們是想通過這樣的話語起到一種震懾作用,但是其實傳達了一種觀念:“我們愛你,但是這種愛是有條件的。”也就是說,“孩子,你聽我們的掌控,我們才會愛你。”這種時不時的有意無意傳達出的觀點,很可能會增加孩子們為了滿足父母的條件而獲得父母愛的焦慮感。
4。運用專業知識進行指導。
用專業的知識和正確的態度教育孩子,告訴自己的孩子如何判斷和選擇自己的性取向,自己的想法是否是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
5. 正確引導。
找到孩子出現問題的癥結所在,針對性的引導。 和孩子溝通,給予孩子關心與支持能夠增強孩子內心的力量去克服心理問題。改變造成孩子行為問題的生活和學習環境,為孩子創造更適宜他/她心理成長的環境。
6.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或醫師的幫助。
專業心理醫師能深入了解孩子問題背后的成因,給出更為系統和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