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和幼兒園孩子溝通時是很困難的,因為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有時甚至因為講不清而開始動手打鬧。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喜歡玩游戲,這對他們的心理發展有很重要的意義,因此家長平時可以多和他玩游戲,然后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
教育幼兒園孩子的方法和經驗
1、鼓勵孩子與同伴相處。當孩子與同伴相處時發生矛盾了,父母不要急于處理,先讓孩子把情緒發泄完,然后多鼓勵孩子,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矛盾。當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完問題后,問問孩子的感受是什么。當孩子感受到原來自己好好說話、好好做事是會被同伴接納、喜歡的,孩子當然就會慢慢地愿意與同伴玩耍。
2、控制情緒。幼兒園孩子已經能感受到豐富的情緒了,在不開心會哭、會鬧,開心的時候則會笑、會興奮,而且臉上會表現的特別明顯。這個階段,家長應該帶孩子認識不同的情緒,比如用一些不同表情的畫,讓孩子去認知。或者當孩子處于不同的情緒時候,讓孩子去照鏡子,告訴他所處的狀態等。
3、學會共情。很多孩子經常會搶別人的玩具或者經常打人,這種情況,我們需要讓孩子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體會別人的感受。比如孩子有類似的行為的時候,我們多提問孩子,如果是別人搶他的玩具,他會怎么想,別人打他,他會什么感受等,教育教育幼兒園孩子時,讓他逐漸變成一個善解人意的孩子。
4、培養孩子有主見,有自己觀點,能清晰表達自己的想法。每個孩子性情不同,但是有主見有自己觀點并表達自己的想法,都是孩子從小應當被鼓勵被著力培養的能力,同時也是專注和堅持的表現。
例如家有兩個孩子,如果哥哥比較強勢,有主見并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無形中會影響妹妹的判斷或者讓妹妹聽從他的建議,那妹妹就有可能形成了被影響、怡動搖的慣性,家長要留意盡量避免“老大處處領先”的局面。
孩子不想上幼兒園怎么辦
首先,讓孩子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家長要帶孩子去幼兒園熟悉一下環境,可以早操的時候,帶孩子去幼兒園看小朋友做操、玩游戲的場景,讓孩子想去幼兒園。可在幼兒園離園時間,帶孩子去幼兒園玩耍,像滑滑梯、搖木馬、做游戲等,孩子能夠感受到幼兒園的樂趣,從心底里先接受幼兒園。
其次,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家長可以在家里告訴孩子,你現在已經是大寶寶了,可以去上幼兒園了,爸爸媽媽要上班。幼兒園有好多好玩的玩具,有可愛的小朋友,還有跟媽媽一樣疼你的老師。在家里做好思想工作,讓孩子有準備,多多鼓勵孩子,你是一個棒孩子,能勇敢的去幼兒園上學。
最后,家長態度要堅定。家長看著孩子又哭又鬧,肯定不舍得,因為孩子的哭鬧聲而心軟。這個時候作為家長一定要態度堅定,要想想這是孩子成長的過程,必須得讓孩子去接受,如果自己不“狠下心來”,以后就更難送孩子去上幼兒園了。
可以對孩子說:“媽媽去上班,你在幼兒園等跟小朋友一起玩,媽媽下班后就來接你,你要乖乖的聽話,不能哭,你是最棒的。”家長堅持下來,孩子也就堅持下來。
孩子在幼兒園沒有好朋友怎么辦
第一、做好言傳身教,主動營造社交氛圍
如果父母雙方都是比較安靜內向的人,很難培養出一個社交小達人。此時可以有意識地增加社交活動,邀請朋友來家里做客,也讓孩子主動邀請同齡的小朋友來家里玩。慢慢地孩子變得越來越開朗,也就不再回避與其他小朋友的接觸。為孩子創造社交機會,讓他們逐漸適應與他人的相處,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的榜樣作用至關重要。
第二、不要強迫孩子
有的孩子在家里活潑,在外面則比較內向,尤其是面對陌生的環境和人時。面對這種性格的孩子,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去主動社交,更不要逼著他們非得成為孩子中的焦點,這樣反而會讓他們更討厭社交。給他們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讓幼兒園孩子順應本心,自己掌握社交的節奏,依然能收獲屬于他們的友誼。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