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寶寶都比較貪玩,可能會纏著父母帶他出去,但是家長們會有些疑慮的,因為孩子愛打人,可能會傷到其他小朋友。有時小朋友也不愿意和寶寶一起玩,這將影響到他社交能力的發展,此時父母一定要控制他的暴力行為。
三歲寶寶愛打人的原因
原因1:表達情緒。三歲寶寶并且開始有了認知力和情緒表達能力,在不能用語言準確表達時,他們會著急地用行為來表達情緒。打人不一定是孩子生氣的時候才會打,也可能是孩子興奮的時候也會打。表達情緒發生的打人行為,不屬于孩子真正意義上的打人,而是他的手沒有輕重。
原因2:缺乏安全感或形成了暴力傾向。三歲寶寶愛打人可能是在家庭里得不到充分的關愛,孩子才會通過打人來獲取存在感。家長要警惕孩子是不是已經有暴力傾向了,這種多與家庭影響有關。
原因3:愛打人或不和諧的家庭。家庭的不和諧和經常用暴力教育孩子的家長,都會造成孩子“愛打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會有樣學樣地學到家庭的行為和習慣,要知道,暴力家庭很容易出暴力孩子。
原因4:家長用強硬手段處理問題,因為這樣總是能夠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雖然手段強硬,但見效快。這種崇尚用“快”的方式解決問題,很容易讓孩子受到感染。當孩子遇到不滿的事情,就更容易用強烈的反應去反抗,比如打人。
原因5:進入執拗期。這時孩子最大的興趣就是和父母對著干,讓我往東我偏往西,意識趨于成熟也更自主。同時,一定的語言能力也更加助長他們的“囂張氣焰”。父母最重要的就是學會冷靜,然后順勢而為,一步步引導孩子,直接“對沖”或強力“碾壓”后果都會十分嚴重。
三歲寶寶愛打人的對策
1、教孩子說話
很多時候,孩子并不是故意要打人,而是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如果當時自己的行為或者話語得不到對方回應時,就會靠打人來喚起對方的注意。家長可以教孩子去說話,比如當孩子想要玩玩具時:“我想玩一會兒你的玩具,可以嗎?”孩子學會表達和說話,就不會再動手打人了。
2、給予孩子關愛
小孩子是隨時隨地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的,如果在一段時間內父母對自己不予理睬,他們就會想辦法引起父母的注意,而打人就是孩子慣用的“手段”。所以,父母在平時不要只顧著玩手機,有時間還是要多陪一陪孩子。
3、家長樹立榜樣
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三歲寶寶愛打人,那么家長平時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吵。當孩子犯錯了,家長不要體罰他,他還小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不知道對錯。但是他知道犯錯了就要挨打,如果別的小朋友犯錯了,他也是會動手的,所以家長要給予積極正面的引導。
三歲寶寶不合群怎么引導
一、讓孩子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玩伴
孩子們有他自己的社交方式,在孩們的世界里,他們的交流和互動更加簡單直接。當孩子按照書本上或家長教的方式非常正式地說出“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這句話時,如果對方是一個人在玩或許會同意,但是如果對方是幾個小朋友在一起玩,有可能會得不到回應或遭到拒絕。
因為他們此時的全部精力和思維都正在游戲進行過程中,并不會覺得多一個小朋友或者少一個小朋友會怎樣。這時就算他們原本游戲中的玩伴退出游戲,可能他們都不會有太多的反應,甚至不會太注意。
二、尊重孩子
雖然孩子年齡小,但是也有自己的想法跟主見,家長要學會尊重三歲寶寶。每當和孩子溝通時,要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這樣做可以讓孩子有存在感,也會變得有自信,對孩子社交能力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幫助。
三、經常讓孩子和同齡小朋友接觸
有一些家長特別害怕孩子受傷,平時很少讓孩子出門,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不讓孩子接觸新鮮事物和陌生人,很多能力都無法得到提升。家長應該經常帶著孩子出門,讓孩子和同齡的小伙伴一起玩耍,或者帶著孩子參加親子活動,并且鼓勵寶寶和別人打招呼,要讓孩子融入到集體當中,不要怕他吃虧。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