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三歲寶寶來說,家長在教育時一定要抓住一切機會,從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培養起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這樣才能加深孩子的印象。有的家長還會以講故事的方式教育孩子,這能讓他更懂得道理,從而下次避免犯錯。
三歲寶寶怎么教育才更好
首先,給孩子選擇機會,不再命令。家長可以把叛逆期當做孩子的成長期,他不再完全聽從父母的命令。而是開始學會思考,這是好事,因此家長們說話的方式就要改變。比如面對被玩具堆滿的房間,家長從前會說“你自己弄亂的玩具要自己收拾,你要把這些玩具全部擺在架子上”,現在要變成“房間太亂了,孩子你愿不愿意幫媽媽收拾”。
這種說話方式孩子都會接受,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被尊重了,而且這個年齡段原本就喜歡幫助別人。總的來說,就是把命令換成選擇,比起“快去洗手,我們要吃飯了”,孩子更愿意接受“你愿意先洗手還是先吃飯”。
其次,面對情緒,轉移注意力。被家長懲罰或責罵的時候,三歲寶寶可能會哭鬧,這時候正是他情緒最強烈之時,說什么都沒有效果。家長可以試試把他的注意力轉移,可以用他感興趣的話題,比如玩具、動畫等等與他聊天。如果轉移注意力不管用,就冷處理,待他哭鬧過之后,冷靜下來就可以與他交流了。
然后,任何要求都給他緩沖時間。當家長對孩子說“不能看電視了,九點鐘要睡覺了”的時候,孩子可能會鬧脾氣,因為他正在做的事情被打斷了,因此非常憤怒。父母們可以換個方法,告訴他“已經到睡覺時間了,最后再看5分鐘電視就回房間吧”,當他們擁有了一點緩沖時間就不會生氣了。
最后,多鼓勵孩子學習。家長在教育三歲寶寶時,應多進行鼓勵,孩子會不斷的增強信心的。鼓勵應該多種多樣,比如一個翹大拇指的手勢,一個糖果,一個蘋果等等。通過鼓勵孩子會喜歡你的教育方式,能更加配合的去做。
三歲寶寶太固執怎么辦
1、鼓勵正向行為
當孩子按照我們制定的規則完成某個行動,或者答應暫時不買玩具不去游樂場。爸爸媽媽要做的不是說:“早知道需要做,當時何必要鬧。”而是應該用積極的態度反饋孩子的行為。
如果控制情緒,按照規則行事和父母的夸獎,這兩件事能夠經常發生,就會幫助孩子建立這種行為模式,讓他逐漸學會情緒控制和遵守規則。
2、與孩子冷靜地交流
當寶寶開始生氣的時候,不要生他的氣,也不要選擇在這個時候說服他、教育他。家長把寶寶單獨留在安靜的環境里,不理他。等他冷靜下來,再和他溝通,在這個時候他可能更愿意接受你的陳述。
當家長能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交流,孩子倔強的脾氣就會得到抑制。當父母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孩子會有更多的想法。如果孩子聽從父母的指導,他就不會太固執。
三歲寶寶沉迷看電視怎么辦
父母要以身作則:如果父母自己看電視而不讓寶寶看電視的話,孩子心里會不平衡。這樣不但不會讓寶寶戒掉電視,可能還會適得其反,增加孩子的負面情緒。所以說父母要樹立一個好榜樣,少看電視,多陪伴孩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的行為習慣很大的情況下是效仿大人的。
盡量降低電視在家庭中的存在:比如吃飯的時候不要看電視,不要把電視擺在臥室。這樣也能盡量避免誘惑,避免寶寶過度依賴電視,不然會產生人際交往障礙等心理問題。可以在孩子臥室放幾本兒童讀物,可以增長知識,增加兒童與父母的互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