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父母過于溺愛孩子,所以導致他脾氣很大,有自己不滿意的事就會任性的大喊大鬧,甚至開始變得自私,什么東西都不愿意和他人分享,希望大人都以他為中心。這樣的孩子不懂得分享和尊重父母,性格上出現了很大缺陷。
幼兒自私行為的原因
原因1:家庭的錯誤教育。孩子自私的現象很明顯,往往是因為家庭教育的錯誤。在剛剛發現孩子有這種強烈占有欲和自私表現時,沒有及時的引導改正,怕麻煩選擇視而不見,這樣就導致孩子錯過了最佳改正時機。
原因2:對孩子過度溺愛。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幾乎把孩子捧在手心里,特別是爺爺奶奶由于隔代親,導致老年人對孩子什么要求都去盡力滿足。事情家長幫孩子都做完了,這就導致了孩子不能正常的成長起來,心理幼稚,并且認為家長的付出是理所應當,給予自己的愛都是理所當然,什么事情只看自己的感受。
原因3:周圍環境的影響。幼兒自私行為,和周圍的人的不良行為很大的關系。比如有的家長自私自利,愛貪圖小便宜,什么事情都要跟別人爭一個你少我多出來,過于“小氣”;有的家長也會給孩子灌輸一些自己的東西不給別人吃,玩具不許別人玩這樣的觀念,這些都會助長孩子的自私心理。
原因4:自我意識膨脹。許多孩子開始僅僅只關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其自我意識的膨脹和認知的局限性,會常常致使他們無法控制自己思想和情感,甚至偏執的相信他們的情感和經驗是不同的。當別人無法理解的時候,總認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從不會反思自己的問題。
幼兒自私行為的對策
1、為孩子營造一個充滿愛與自由的環境。在一個充滿愛和自由的環境中,孩子們能夠按照自然規律發展自己,建立一個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在規則的保護下孩子有權利在安全的情況,真實自由地去體驗外面的世界,從而建立一個清晰而強大的內心世界。
2、為孩子樹立正確的規則意識。在家庭中父母不僅要尊重孩子的自由和空間,還要學會尊重自己。換句話說,家長們需要以一種真正的方式與自己的孩子相處。家長需要讓孩子知道,也有屬于他們自己的權利,同樣也應該受到尊重。
3、父母以身作則。家長可以言傳身教,給孩子起到示范的作用。在家里時對待長輩要尊敬,有禮貌,有什么好吃的先給老人,為孩子樹立榜樣。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從家長身上學到很多,知道尊敬長輩,而不是只想著自己,僅僅認為長輩對自己的愛是應當的,而自己并不需要回報他們。這樣不僅有利于家庭和諧,還能夠促進親子感情。
自私對孩子有什么影響
影響1:孩子不懂得分享。自私的孩子從來都不懂得分享,因為在他們腦海中根本沒有這個概念。自己喜歡的東西,他們會拼命地往自己的口袋里裝。而在玩玩具的時候,他們也不允許別人去觸碰自己喜歡的玩具。這種孩子會出現人際關系很差的情況,而且周圍的人也并不喜歡這樣的。
影響2:受挫能力變差。幼兒自私行為不論到什么時候,他們都會得到滿足,自己想要的東西,父母會快速地給予自己,所以孩子根本不用為了物質而發愁。但是時間一長,家長沒有了給予孩子物質的能力,孩子的受挫能力就會變差,經受不住這樣的挫折甚至會對父母產生怨恨。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