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的孩子經常打人,只要大人不滿足他的想法,他就開始上手,對待家長都是如此,在和小伙伴玩耍時,可能也會經常動手打別人。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久而久之也沒有人愿意和孩子玩耍,家長要引導他正確處理事情的方式。
兩歲孩子愛打人是什么原因
1、語言熟練度不夠。兩歲孩子還不能表達細微的心理感受,就用“身體”來表達。對不滿意的事,就鬧就打,因為動作比語言更直接,更能引起注意。
2、人際交往技能。孩子還沒有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如果家長也不注意及時引導,那么當寶寶在與小朋友發生矛盾,就不會表達和處理,只能運用最簡單的打斗的方式解決問題。很多孩子就屬于這種情況,他不知道如果不打人,能用什么方式來與別人相處。
3、生活變化大,寶寶不適應。比如搬家、換保姆、上幼兒園等,這樣的生活變故孩子不適應,又不懂是怎么回事,說不出來,于是出現了兩歲孩子愛打人的現象。
4、獲得注意。父母對孩子的關注不夠,孩子覺得被冷落,或做了好事,父母的表揚不夠。孩子又特別希望父母的關注和重視,只好通過打人或破壞玩具,引起注意。
兩歲孩子愛打人怎么教育
第一、說服教育
俗話說:“當面教子”,在孩子有打人這個行為的時候,家長就應該當場口頭教育孩子,打人是錯誤的,讓他去給別人道歉。一定要抓住時效性,等到這件事已經過去了,才提及這個事,會讓孩子對這個事兒有一個敷衍的態度,教育效果不明顯。
第二、身體約束
對于一些因為情緒激動而動手打人的孩子,可以讓他坐下來,或者站在一旁,用手抓住他的肩膀和手臂,持續一分鐘的時間。這個方法堅持使用一段時間之后,對孩子應該會有一個約束的用處。
第三、幫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對于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而去打人的孩子,家長可以通過故事或者繪本之類的,讓孩子體會到語言的魅力所在。家長平時和孩子多溝通,引導他們說出自己內心的一些感受和情緒。比如當別人搶了自己的東西,就可以告訴對方“這是我的東西,請你還給我”,讓孩子選擇語言去面對別人,而不是簡單粗暴地打。
第四、給孩子立規矩
“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就是一棵成長的小樹苗,他需要家長通過一些規矩去約束,才會成長為更好的人。制定一個規矩,不能主動動手打人,如果打人了就采取一個懲罰的方式。減少一天玩游戲的時間,或者是一次戶外游玩。告訴孩子如果別人打你的時候,可以選擇告訴自己的家長,或者是對方的家長,而不要輕易去還手。
兩歲孩子的行為習慣怎么培養
1、合理地對孩子提要求,更能讓孩子接受。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會說不,是因為父母的要求對他們來說并不合。比如希望孩子遵守規律,卻突然改變日常的生活規律,并要求孩子適應,孩子肯定不說不。那么應該如何合理的提要求,比如希望孩子與別的小朋友分享玩具,讓孩子無償的分享出來,不如讓孩子們去交換,這樣孩子會更愿意接受。
2、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想法,才能讓孩子更聽話。兩歲的孩子,開始有了自我存在的意識,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肯定就會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只不過還不知道該怎么樣正確的表達。所以當孩子說“不”的時候,父母要盡量去嘗試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然后要懂得尊重孩子,讓他正確的認識自己是一個獨立的,有想法的人,并引導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