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要調整好情緒,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和孩子溝通,了解內心想法、解決問題,絕不能一聽孩子不想上學就火冒三丈,對孩子大吵大罵,了解孩子為什么不想去上學,幫助出謀劃策。
初中生不愿意去上學家長怎么辦
端正孩子學習態度
如果學生學習的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那么學生就不會真正的喜歡上學習,甚至會產生厭學的心理,一對一家教指出,如果學生是一個自立,自信的人,是很容易在學習上取得成功的,同時,作為一個學生,主要的任務就是要學習,學習的好與壞和自己的自信相關連。
多鼓勵初中孩子
找到孩子的閃光點,多予以贊揚和肯定,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如果孩子開始有厭學的現象,那么家長和老師都要做到,及時肯定孩子的閃光點,肯定和表揚,滿足孩子的自尊心的需求。
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因,只有有了學習動機才能產生學習行為。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而學習以及學習知識的必要性。
興趣轉移,樹立獲得新知識的新奇感。
在了解孩子的興趣中心和特點后,要幫助孩子發現知識中有趣的東西,讓孩子的興趣從玩轉移到課本上,進而積極主動探索新知識。
初中孩子為什么不想去上學
【個體】
1、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2、沒有從學習上找到興趣點。
3、沒有從上學中找到自己的需求,那就沒有內在動機。沒有動機就沒有想上學的行為。
4、興趣點的偏移。把上學當做是被被動的,而對于游戲卻是自己主動需求的。
5、身心健康狀況出現問題。
6、以不想上學的行為引起父母的重視,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這種行為很容易形成“繼發性獲益”。
7、青春期心理矛盾的特點引起的。
【家庭】
1、沒有幫助孩子構建上學的認知。
2、家庭環境導致孩子不想上學。
3、過去的撫養方式和撫養態度,對孩子上學的影響。為能讓孩子養成上學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
4、父母的焦慮負面情緒,導致孩子不愿上學。
5、父母的期望值過高。學習節奏過快。壓制。
6、只注重孩子的學習目標,而未能維護孩子的身心健康。
7、父母重視不夠,自身相關的知識面不夠寬泛。
8、父母不了解孩子青春期的特點,也未能完全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和一些行為。
如何教育好初中階段的孩子
一、管教孩子的方式要改變。
和孩子平等對話。不能像孩子小時候那樣,動不動拿出訓斥或者命令的口吻和孩子溝通。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叛逆,說話愛頂嘴,愛挑刺,愛鉆牛角尖。所以家長要理解,采取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和孩子平等對話,最好像朋友那樣交流,取得孩子的充分信任。
適當放手。初中的孩子獨立意識增強,對父母的依戀減弱,對朋友的依賴增強。不喜歡父母過多插手自己的事情。這時作為家長我們要學著適當放手,給孩子一些自主權。
二、監管好孩子手機的使用。
有時學習上確實運用到手機,但是這種情況并不很多。有些孩子就會通過手機接觸網絡,染一些壞習慣。例如沉溺游戲,網上抄答案或者傳發答案,網上不良交友,網上不正常消費,網上引起糾紛現實中打架斗毆等等。
讓孩子使用手機在自己的監管范圍之內,對孩子手機上的活動做到心中有數,控制孩子的上網時間,尤其是玩游戲的時間。經常和老師溝通,注意孩子的作業質量。
三、留意孩子的交友情況。
我們經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孩子也是一樣。所以我們要經常關注ta喜歡和什么樣的人來往,是否沾染上不良的社會習氣,例如抽煙,喝酒,早戀,染發等等。
如果發現孩子交友不慎,或者有早戀的傾向,家長要盡早干預,及時和老師溝通,獲得老師的協助。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隨時關注孩子的動態。但不能采用過激方法,避免孩子走向極端。
關注孩子的學習。
人生不可以重來,青春不可以復制。初中階段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關鍵時刻,中考難度又比較大。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孩子的學習。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上有明確的目標,有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上課聽講用心,下課作業認真,有上進心和求知欲。
避免學科的“瘸腿”現象。各科要均衡發展,避免因為不喜歡某一科任老師,而不學習某一科,或者不感興趣,所以不學哪一科兒的行為。發現偏科的現象及早糾正。
注意八年級學生的分流情況。一般到了八年級下學期,孩子會有比較明顯的兩極分化,一部分孩子勤奮好學,目標明確;而另一部分學生則學習動力不足,破罐子破摔。八年級是初中階段非常重要的轉折期,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