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可以坐下來好好的和孩子聊一聊,問清楚是什么原因產生了厭學情緒。如果只是單純的學習跟不上,學習有壓力,可以教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緩解壓力的方式。如果是跟老師同學有矛盾,那可以一起幫孩子解決發生的問題。
學生厭學不愿意上學怎么辦
1、與孩子溝通:孩子不想上學,家長聽了肯定特別生氣,但家長首要的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降低自己的焦慮,在情緒穩定的情況下與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找出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看孩子有什么訴求和苦衷。
2、共情孩子:上學是孩子的本職,不想上學說明孩子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家長要換個視角,站在孩子立場想問題,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與孩子共同面對壓力與困難。
3、給緩沖期:孩子情緒激動時,先想辦法幫孩子請假,讓孩子能休息一下,給孩子一個冷靜的時間,待孩子的情緒穩定了,再跟孩子好好談談,共同找解決的辦法。
4、根據原因找解決方法:與學校、老師、同學溝通,尋求他們的支持與幫助,幫孩子順利回到學校上學。
學生為什么不愿意上學
1、學習過程非常痛苦。
大部分學生會厭學,因為學習的過程是客觀的難受,而且教育的過程是異常的漫長,每個人從學齡前就開始了接受這項任務。
2、大腦不喜歡做它不擅長的事。
從生理結構而言,學習和記憶需要大腦長時間進行細胞交流和互動,記憶區還要進行長期的工作,而這些,是懶惰的大腦不擅長做的。
3、老師們和家長呆板地強調刻苦學習。
沒有從記憶規律和教學方式上進行創新,只要求學生堅持呆板的刻苦堅持,導致最后很多學生堅持不下去二產生了厭學。
4、大部分學生沒有嘗試過成功的滋味。
一直努力,一直沒有成效,每次點名自己都是中下游,從未嘗試成功或者表揚,自然失去興趣。
5、沒有學習的正向激勵。
和沒有嘗試過成功的滋味有點類似,大部分學生只生活在別人家小孩的陰影上,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得到正向的激勵,從而懷疑自己。
6、意志力過分消耗。
這里的意志力,其實是一種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的一種毅力??梢哉f,意志力是一種生理的堅持,也是可以被消耗的。試想一下,如果你筋疲力盡了,仍要求擬背誦唐詩三百首,你肯定也堅持不下來。適當的勞逸結合沒有很好應用在學生身上?!拔乙觥卑岩庵玖^分消耗,導致“我想要”的興趣沒有了。
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1、創造積極的學習環境:為孩子提供一個愉悅、安靜、干凈、有趣的學習環境,讓孩子感覺舒適和開心,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動機:鼓勵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充滿信心,并且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學習目標,以及為什么要學習。
3、創造互動式學習:采用互動式的學習方法,讓孩子參與其中,通過討論、合作、分享經驗等方式,增強孩子的學習動力。
4、確定適當的獎勵:適當的獎勵可以激勵孩子的學習興趣。例如,當孩子完成一項任務時,可以給予一些小禮物或鼓勵的話語。
5、確保學習的有趣性:讓孩子感到學習是有趣的,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學習游戲或者將學習和娛樂相結合的方式來吸引孩子的興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