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容易走神,就是因為心里面想著好玩的事,所以容易坐不住,上課的時候自然就聽不進去,你可以給孩子聊一聊是為什么會有這種情況。
二年級孩子上課發呆走神是什么原因
1、晚上喜歡熬夜,導致睡眠不足。
很多孩子晚上不愛早睡,喜歡熬夜看動漫,玩手機等等,都會導致睡眠時間不夠,第2天精力不足,打瞌睡走神也就不稀奇了。
2、好奇心強,專注力不夠。
有些孩子極易被外界的一點響動所吸引,沒法長時間專注做做一件事,例如正在上課時,突然有一束陽光從窗外照在課本上,孩子就會不由自主地朝窗外看去,而中斷學習。
學齡期的孩子,想象力也特別的豐富,有時老師說的一句話,或者書本上的某段文字,都能讓孩子一下子聯想到很多事物,隨之陷入自己奇妙的幻想中不能自拔。
3、偏科,對學習不感興趣。
有些孩子對自己喜歡的、成績好的科目,或是有喜歡的老師的課,就聽得很起勁,而對不喜歡的、成績差的科目,或有意見的老師的課,就興趣缺缺,玩各種小動作,希望快點下課。
4、壓力過大。
這里指的是由于老師,家長在學習上給予孩子過多的壓力,造成孩子焦慮、抑郁的心理狀態,甚至出現抑郁癥的早期癥狀導致,而上課發呆就是典型的首發征兆。
父母怎么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1、父母需要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比如孩子喜歡畫畫的話,家長就可以從畫畫方面去提高他的專注力,從認識顏色,辨別顏色,到自己去搭配顏色,在這一過程中,并不是要求孩子做的怎樣,而是通過這一過程,去培養他的專注性,而不是說他喜歡畫的時候就去畫幾下,不想畫的時候就去玩。
2、在跟孩子相處的時候,要多點互動
跟孩子相處就是一個相互溝通和了解的過程,知道孩子想怎樣,不想怎樣,才能更好地相處。而且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日常的生活中,不經意的時候孩子已經在跟著你學習了。
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在孩子還不認識字的時候,可以給每天定點地給他講一些故事,當他會認字的時候就可以買一些兒童讀物給他去學習,時間久了,就養成了一種習慣,那樣他就會很自覺的做,而不需要任何的逼迫。
3、多給孩子玩一些益智的玩具
比如積木,可以讓他隨意去搭配顏色和形狀,而且在他玩的時候,盡量不要去打擾他,也不要主動給予任何的指導,讓他自主的玩才能激發起他的興趣愛好,從而更加專注于各種不同的堆法。
對帶孩子參加一下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可以鍛煉他的動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他通過跟同齡人的相處去學習別人的優點,從而可以培養自己的耐心,戒驕戒躁才可以能夠更好的專注于一件事情上。
4、適當地讓孩子做些家務
如果讓孩子打掃一下衛生或是收拾一下東西。這樣的孩子會比較容易管理自己,時間久了,心智就會變得成熟了,慢慢就懂得控制自己了。而且養成幫助父母的習慣是要靠自己堅持的,小孩子越小越好培養,而且有好的專注力,長大才更容易成功。
專注力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專家們對孩子的專注力定義是,能把視覺、觸覺、聽覺等多種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并能達到認識該事物的目的,也稱為注意力。而專注力對于孩子來說,便是學習一切的基礎,亦是適應環境的最基本能力。
同時,良好的專注力也是大腦進行感知、思維、記憶、想象等一系列認識活動的最基本條件之一。就如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科學家愛迪生等眾多天才所認為的“能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是天才最基本的要求”。
而哈佛腦科學博士韓碧丞及其團隊經過對哈佛大學眾多學生進行長達3年的調研后發現,雖然這些人來自不同國家,成長于不同的家庭,也接受不同的教育,甚至連學習習慣都有所差異。
但他們并非平庸之輩,可以脫穎而出的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有極強的專注力,可以專心且不受外界干擾地做自己的事情。
孩子最常見的做事“三分鐘熱度”、丟三落四、上課走神等問題,幾乎都是由專注力不足引發。就是如此重要的存在,卻因為生理或教育方法等因素,導致許多孩子的專注力不盡如人意!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