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覺得應該先了解清楚孩子需要錢去做什么,然后告訴孩子,需要用錢的時候,和爸爸媽媽說,如果是合情合理的要求,父母一定會給予支持。另外,平常生活中,可以鼓勵孩子參與一些家務勞動,適當給他支付一些酬勞,讓孩子知道付出勞動才可以獲得金錢收入。
孩子偷拿錢怎么教育正確
首先,父母要知道他為什么需要偷的那部分錢。是因為父母給的太少了他不夠?還是因為他上網打游戲買裝備?或者是別人幫了他請人吃飯或者他想裝自己有錢?你應該問清楚錢的去向。
其次,當他偷錢的時候要給予一定的懲罰,比如兩周的衛生清潔,洗碗等等。要和他好好溝通,并且告知他絕對不可以偷,小偷是會被警察抓的,平日要給予適量的零錢還要教其學會理財。沒花完的零錢可以慢慢存起來買別的一些自己更喜歡的東西。錢要取之有道,用之有方。
采取平穩冷靜的教育方式。當發現孩子有偷錢的行為時,不可以連打帶罵。好,應該盡快的控制自己。把孩子叫來,坐下來認真交談,根據實情,對其進行分析兩方面的問題:1.偷錢是否是正確的。反映了一個人怎樣的品質。2.當自己想花錢時應該怎么辦?
總得來說,對孩子偷東西的行為既不能反應過激,也不能掉以輕心。父母要以身作則,注重言傳身教,會對孩子成長起到積極的作用。
孩子偷家里錢的原因
1、“我”的是非界限模糊。
年齡較小的孩子,是非界限模糊,往往不把拿家里錢去花當成一種嚴重的錯誤行為,只覺得沒經過爸爸媽媽同意不好,但花錢的需要占了上風,就去拿著花。
2、“我”想要自主。
有的孩子認為大人可以自主去做的事情,我也可以去做,爸爸媽媽可以自主花錢,我要錢,家長不給我或給的太少,拿家里錢花是應該的。
3、“我”有購買東西的欲望。
孩子長大了,有了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比如吃的、穿的、用的,他們有購買的欲望,家長如果不給錢,孩子就會有從家里拿錢的想法。
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呢
父母要做到以下四點:
1、不要用錢跟孩子交換,而是要精神鼓勵。
我們經常看到很多父母喜歡用錢來驅動孩子做事兒。這次考試成績好,我就獎勵你五百塊錢。你每天做家務我就給你多少多少獎勵,這樣就會形成孩子的一個習慣,做任何事都需要看到利益。這樣的話孩子長大后就會成為一個白眼狼,那個時候你哭都來不及。
2、要讓孩子懂得珍惜金錢。
如果一味地去滿足孩子的各種欲望,這樣就會讓孩子心理產生兩個感覺。第一個,就是覺得自己的欲望必須得到滿足,那樣他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達不到目的,就會情緒化,走到社會以后就會用各種極端的方式去獲取。
第二,就是感覺到金錢的獲取是很容易的,因此他不會懂得珍惜。他長大以后就會想,以投機取巧的方式去獲取金錢。父母需要適當地讓孩子去體驗賺錢的過程,從而讓孩子學會珍惜。
比如在孩子放假時,帶孩子去找一些兼職,比如發傳單、收廢品,年齡大一點的孩子,也可以在餐館里體驗做門童、送餐、或者外賣等工作。經歷過社會實踐的孩子,對金錢及自我學習的目的,有著更清晰的理解與認識。相信對孩子會有很大的幫助。
3、一定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富足的。
有的父母管理孩子會比較嚴苛,生怕孩子被物欲影響。孩子買東西的時候直接簡單粗暴的拒絕,這樣會讓孩子產生金錢焦慮,他就會緊緊的守護住自己僅有的一點東西,不會愿意別跟別人去分享。長大以后就是一個守財奴,只進不出,無論存了多少,他都會感覺到心里頭是缺失的。
4、要讓孩子知道獲取金錢的本質是什么。
在我家孩子很小的時候,每天看到我上班,就會問“媽媽,為什么要上班?我想媽媽天天陪我。”我就會告訴她,家是每個人都要付出愛,共同精心經營,我們一家人才會越來越快樂。我們每個人都要努力去為這個家添磚加瓦,這樣才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更多的幸福。當你為此,努力的過程中,金錢自然而然會來到我們身邊,讓我們的家更快樂,更和諧。等你長大了,你也要這樣經營你自己的家。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