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因為壓力太大導致對學習漸漸沒有了興趣,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我們家長在工作的時候遇到很大的壓力,也會產生懈怠的心理,家長要合理的引導孩子,只要孩子認真學習了,就要肯定孩子的努力,不要總是以分數來看待孩子的好與差。
小孩對讀書沒興趣怎么辦
1、家長要沉住氣,管理好情緒。當孩子出現厭學甚至逃學的行為時,要沉住氣管理好情緒,絕對不能動手打孩子,因為那樣做只會讓自已更生氣,讓孩子情況更加糟糕。家長要盡力平復自己的情緒,開始思考如何解決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問題。
2、關注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們參與到他們感興趣的領域和主題中時,學習就變得有趣了,孩子們也開始學習。如果你真的想幫助你的孩子成為一個好的學習者,鼓勵他去探索讓他感興趣的話題。如果他喜歡恐龍,可以幫助他找到關于恐龍的書籍和故事,然后讓他找出他最喜歡的五種恐龍,并解釋為什么他選擇了每一種,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3、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現在大多數父母下班回到家之后,最習慣性的動作就是躺在床上玩手機,這導致孩子時常被手機吸引,更加無法專心于學習。所以家長在輔導孩子功課時,最重要的不是時刻監督孩子,而是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孩子沉浸于學習當中,提高孩子學習的關注力。
4、激發學習興趣。比如讓孩子多一些求知欲望,凡事多問為什么或者帶他們去展覽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參觀,也可以去海洋館、動物館等游玩。可以讓他們對這個世界產生好奇感,同時保持強烈的求知欲望才能對學習感興趣。
小孩對讀書沒興趣的原因
1、家長期望過高
很多父母對孩子寄予厚望,在家庭教育中對孩子要求十分嚴格,甚至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圍,一旦孩子沒有達到家長的預期,就會以失望的口氣批評、責怪孩子,對孩子缺乏正面的鼓勵和表揚。長期處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之下,孩子很難建立起自信心,漸漸地就對學習產生了抵觸心理。
2、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現在很多孩子都有這樣一種想法,這個學是父母叫我來的,上學是因為要對得起他們交的學費。那么在課上怎么樣是自己的自由了,上課不認真考試不重視,每天渾渾噩噩。他們不清楚自己為什么要學習,也不清楚學習對于他們自己有什么用處。
小孩對讀書沒興趣的行為表現
孩子在課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認真聽講、走神、發呆,愛做與課堂無關的事,經常違反課堂紀律,精神不振愛打瞌睡,一般不愿做作業,或者抄作業或找別人代抄。只是在外在壓力下機械、被動、應付式地學習。學習沒有主動性、積極性,學習成績和紀律表現差,而且有愈來愈糟的趨勢。
孩子總是把自己的失敗歸于外部原因,不客觀的看待自己學習成績,也不檢查自我和吸取教訓。如果你問他他常常會把考試成績等問題,指向老師沒有講清楚,老師講的不好、沒看清、卷子沒印清楚、老師改的時候出現問題了等等,不敢直面自己的不足和責任。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