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說話是人類的本能,學齡時期的孩子上課說話除了是不能原因之外,就是孩子的自制力不夠高的原因,因此家長在解決孩子上課總是說話怎么辦這一問題時,也要重點幫助孩子把自制力提高。
孩子上課總是說話怎么辦
1.找到適合學習方式
父母要觀察、了解孩子的氣質,幫他找出適合的學習方式。比如,有些孩子天生注意力不太集中,可以用“少量多餐”的方式督促學習。有的孩子天生就“慢吞吞”,家長就不要一味催促。
2.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父母需要用點心思,讓學習變成有趣的事,例如通過戶外觀察、動手操作、游戲等,把長的學習分段進行,否則容易造成注意力疲乏。
值得提醒的是,學習方式活潑固然可以引起興趣,但也不能太過頭,“靜態的學習還是有必要的,最好靜動穿插進行。”香港學界近年來實施開放教育,用許多闖關游戲取代傳統教學,孩子玩得很高興,但到了高年級,卻發現他們缺少基本的讀寫、計算能力。
3.“有意注意”練起來
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們要把心理學中的“有意注意”給孩子練起來。有意注意是有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與無意注意不同,有意注意是需要策劃的。
生活中,家長可以抓住每件事情,鍛煉小朋友們的有意注意。這樣慢慢鍛煉下來,孩子就能有意識地讓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要完成的任務上,自制力和專注力都會有所提高。
4.教導孩子尊重課堂規則
無論孩子是上小學還是上中學,發現孩子有在課堂上提問的習慣,爸爸媽媽應該告訴孩子:如果你有問題要問老師,要在課下提問,這樣一是你的問題不會打擾到其他同學,不會耽誤老師和同學的課堂時間,二是你一對一地提問,老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回答你的問題,效果更好。
孩子上課總是說話的原因
1.孩子學業程度弱
課上老師講的內容他聽不懂、跟不上。這樣,孩子待在課堂上,就會非常無聊,只好想方設法地給自己找點事干,要么找旁邊的同學閑聊幾句,要么自己嘮嘮叨叨地說點什么,有的孩子,還會干脆自言自語或者找同桌說話。
2.可能是孩子自制力差
自制力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孩子年齡小,自我控制的能力就比較低,表現在上課亂說話、做小動作,甚至隨意下位走動等。
自控力是需要培養的,培養的過程也就是社會化的過程,教育的一大目的就是教會孩子學會控制自己,克服任性、隨意的毛病,逐步形成自我控制、自我約束的意志和能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