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一年級出現厭學情緒是很正常的現象,他們也就會出現不上學的情況。那我們做家長的,也就需要耐心對待孩子的這一行為,并且找到合適的辦法,及時對孩子這一情況進行挽救,讓孩子重新對上學提起興趣。
一年級孩子不上學怎么辦如何挽救
1、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從孩子上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必須按照學校規定的要求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所以養成良好的習慣,不僅可以讓孩子盡快適應小學的教學生活,還能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從而獲得老師的夸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當然,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家長應該承擔起監督者的角色。如果孩子們能在自己家長的監督下,堅持做好這些事情,那么孩子應對學習肯定沒那么吃力,自然就可以對自己充滿信心,不對學校反感,也就不會有不上學的情況出現。
2、增加孩子的知識儲備
這里的“知識”是指孩子對事物的認知。譬如說一些簡單概念,動物、植物、水果、糧食等,以及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數量單位,一只、一瓶、一塊、一頭等。從簡單的開始,再到一些復雜的詞匯理解。包括簡單區分韻母、聲母、前鼻音、后鼻音等。
在這個逐漸滲透的過程中,家長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來進行,這樣可以讓孩子愉快的參與其中,還可以不斷地學到新知識。這樣孩子就會對孩子產生興趣,也就能夠好好上學了。
3、要給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
當一年級孩子不上學的時候,父母就可以給孩子樹立一個遠大的理想,讓孩子奔著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孩子上了小學要是不能打好基礎的話,還是對以后學習有很大影響的。所以父母應該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讓孩子打好基礎,以便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夠輕松一些。
一年級孩子不上學有什么原因
1、一年級孩子不上學可能是因為老師要求嚴格,包括怎么坐,怎么排隊,每節課怎么放書本,這是常規訓練。為了便于后續學習活動的順利開展,一開始學校把這些常規看的很重要,是要進行嚴格訓練的,但孩子不懂這些苦心,覺得枯燥無味,就想離開這個場合。
2、因為家庭教育方式不正確,或者是學校教育方法的失誤,比如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達不到家長的要求之后,家長就會簡單粗暴的對待孩子,比如打罵孩子,導致出現厭學的情緒。
或者學校的教育方法不當,比如老師的態度生硬,或者不良的社會風氣的影響,比如說在學校的時候,老師對孩子漠不關心,不能夠對學習作出正確的引導,這些因素都可以導致孩子出現不上學的想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