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教育孩子是我們做家長的重要任務,但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還是要注意不同階段的不同方式的。就比如孩子在初二的時候,他們的心理特點也就會有所變化,我們就是根據孩子的變化來轉變教育方式的,那么初二學生心理特點有什么呢?
初二學生心理特點
1、波動性
初二學生與初一學生和初三學生相比,心理波動性很大,感情易消退,他們既無小學生那樣的依賴性,又無高年級學生的那種理智性或保守性,其獨立意識明顯增強,他們的思想比較敏感,社會上的種種變化常常會引起迅速反映,他們自尊心強,爭強好勝,敢作敢為。
他們忽而對這個感興趣,忽而對那個著迷;今天滿懷信心,明天卻消極沮喪;常常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由于初二學生心理不穩定性,易變化,就會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2、情緒起伏大
隨著獨立自我意識的增強,初二年級學生個體對新環境的磨合和適應已不再是關注的中心,但建立在新環境之上的新矛盾與沖突又開始左右著學生的心理,他們開始試圖擺脫父母老師的控制。
在家里,他們不希望父母將他們當小孩看待,最討厭大人管頭管腳,自己處理自己的事務,開始希望獨立嘗試一切,但又由于他們在很多方面如經濟、生活、情感和學習上還得依賴父母和老師,不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時間、行為和生活,這就構成了他們內心的錯綜對立的矛盾和沖突狀態。
3、逆反心理嚴重
初二學生的另一特點是不服管教。一些同學對老師﹑家長的批評不再虛心接受,開始反駁﹑頂撞,甚至嘲笑師長,越是父母﹑老師不讓做的事,他們越起勁,一定要和師長對著干。
初二學生應該怎么教育
1、教育孩子學習要主動
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才能對學習越發有興趣。有了興趣,效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有的孩子基礎不好,學習過程中老是有不懂的問題,又羞于向人請教,結果是郁郁寡歡,心不在焉,從何談起提高學習效率。
這時,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請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點一滴地積累,才能進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2、做好表率,給孩子留空間
家長要及時跟上孩子的成長,要正確認識孩子進入青春期、叛逆期是人生的一個必經階段,相互之間的理解和信任是家長與孩子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最重要的前提條件。溝通時注意方式方法,避免長篇大論的說教,同時要給孩子做好表率。
而且平時孩子和異性同學之間交往的問題要關注,但是不能過于關注。有所了解,但不一定要刨根究底,需要給孩子們留下一些空間。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