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孩子可能是因為缺乏父母的陪伴,然后就在上課或其他地方有自言自語的表現,這樣對于孩子的學習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們一定要及時制止孩子的這種不好行為,那么孩子上課自言自語說話是什么原因呢?
孩子上課自言自語說話是什么原因
1、沒有自信,需要關注
孩子上課自言自語還說話主要表現是愛插嘴,喜歡接老師話茬。他是想引起別人的關注,希望別人更多地注意到他,顯示自己的優越感和存在感。
心理學家們發現,人們內心深處,都有對優越感、存在感、成就感的追求,希望被關注、被重視,當能夠通過正面的行為博得關注時,人們不會去做“出格”舉動,而如果通過正面行為沒有獲得充分關注,人們就很可能做出,雖然這些行為是負面的,可能招致批評甚至懲罰,但獲取關注的目的達到了。
2、對課堂沒有興趣
有的孩子上課愛說話,表現是喜歡和同桌、前后桌的同學交頭接耳、小聲說話,或者一個人在那兒自言自語,說明他對課堂內容缺乏興趣;或者是孩子學業程度太差,課上老師講的內容他聽不懂、跟不上。
3、孩子不懂得規則遵守
或許在家里面孩子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說話有什么影響,而進入學校之后,即使老師給孩子表明上課不能說話,但是他們的行為還是不受控制。因為內心對于規則沒有一個較強的遵守觀念。當然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比較正常的,畢竟無知者無畏。
孩子上課自言自語說話怎么辦
1、教孩子在課堂上說話的危害性
當孩子懂了上課說話的弊端后,會從心底認識到自己不該在課堂上說話。 一旦他對于某事擁有清晰的認識,他就會造成自我約束,降低上課說話的次數,直至完全改正這些不良習慣。
2、家長對孩子進行及時教育
每個家長每天都應該花一定的時間陪孩子聊聊天,這樣才能夠促進孩子和家長之間的感情。只有家長的陪伴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了,而且這個陪伴是一個長久的過程,不是說一兩天就能達到效果。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面,家長們一定不能偷懶了。
3、對孩子進行干預教育
家長們在對孩子自言自語行為進行干預時,還可以跟著孩子所說的內容來與孩子展開對話,從而幫助孩子逐漸拓展說的能力。而對于語言能力比較好的孩子,且孩子的自言自語行為僅是自我刺激行為的情況下,家長們可以給孩子“安靜”指令,幫助孩子停止這一行為,之后再直接回到干預、教育指令。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