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其實每位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都不一樣,然后孩子們所發展出來的性格也是不一樣的,家長又該怎么正確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呢?那么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又有那些呢?
1、做人比技能教育更重要
“做事之前先做人”,這個道理我們都聽過很多遍,但是真正實施起來的時候,卻總是會忘記這些道理。做人是人的一生中都要去探究的課題。
所以我們在為人父母的時候,一定不要把孩子的技能看得比孩子的人格還要重要。趁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應該先塑造孩子的人格,再去培養孩子的技能。
2、多用溝通,少用命令
沒有人喜歡被別人命令,即使是孩子。尊重是相互的,不要因為自己是家長的身份,就隨便命令孩子干什么。也許孩子會按照家長的命令去完成,但是內心很有可能是非常厭惡的。
所以家長們可以嘗試改變。有的家長看見孩子在玩耍,經常會說:“都什么時候了,還不快去做作業”。如果這個時候家長這樣說:“到時間了,你是不是該去做作業了”,你就會知道后者的表達方式會更好。
3、多用引導,少用訓斥
如今的孩子,自尊心都很強,訓斥很可能會傷及孩子的自尊心。其實往往是家長越尊重孩子,孩子的自尊心就會越強,而孩子會更加注意通過注重自己的言行來回應家長的尊重。
尤其是對于原則性的錯誤,家長們也可以通過平等、正式且嚴肅的方式與孩子談話,告知其危害,并可以協商制定懲罰措施。
4、耐心傾聽與解釋
孩子長大的過程中,避免要接受一堆的教育,多數父母在孩子情緒還較為激動時就給孩子灌輸一堆的觀點,而且所用的語氣還是一副權威模樣。
這時候家長要知道,孩子并不能接受這些狀態。所以家長正確的做法應當是:等孩子冷靜下來,傾聽孩子的想法,同時給孩子解釋自己這樣做的原因,讓孩子打心里明白你是為他們好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