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不知道孩子有沒有給你抱怨過,今天老師批評我了,或者是今天老師冤枉我了,不喜歡這個老師了,還有一些孩子是直接不喜歡班主任的,這種情況一旦出現,孩子這個科目的成績就會下降,家長們一定要足夠的重視。那么,怎么引導孩子不反感班主任?
怎么引導孩子不反感班主任?
一、不要批評指責孩子,了解不喜歡的原因
不要批評指責孩子,孩子對某位老師不滿,一定是有原因的。因此,家長需要靜下心來,和孩子溝通,溝通時,一定要注意這三個技巧:
1.及時了解不喜歡的原因
家長要做的是及時與孩子溝通,認真傾聽孩子的聲音,了解孩子不喜歡老師的真實原因。是不是受到了老師的不公正待遇了,是不是老師冤枉了孩子了,是不是被老師批評或處罰了,是不是上課老師不提問自己感到不被重視了,是不是不滿意老師的某些做法了,是不是老師某次談話傷著孩子的自尊了,是不是自以為表現很好老師沒表揚了,是不是老師講課不生動不喜歡聽了等等。
2.不要試圖否定孩子
在傾聽過程中,家長先不要急于表達自己的態度,尤其是當孩子談到老師某些方面不好,而實際是孩子自己做得不太好的時候,不要立即指出來,要讓孩子把話說完。在與孩子的交流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克制自己,不要立即否定孩子的情感體驗和判斷,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指點教訓孩子,以免引起與孩子的沖突。
3.允許孩子發泄負面情緒
很多情況下,當一個孩子抱怨說不喜歡某一位老師時,他可能只是需要找到一個傾訴的對象,把自己的一些負面情緒發泄出來。這時,孩子最需要的是關切的目光。我們家長要給孩子提供傾訴的機會,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要讓你的孩子知道你多么關心他,愿意傾聽他訴說的任何一件與他息息相關的事。
二、幫孩子挖掘老師優點,進行尊師教育
了解了孩子真正不喜歡老師的原因后,家長要對孩子認真進行尊師教育。這時候,家長應該從三個方面引導孩子:
1.告訴孩子老師也不是完美的
告訴孩子,老師也是人,和我們一樣,難免有缺點、錯誤,老師不是完美的,可能老師有的觀點不正確,或誤解了某個同學,或是架子比較大、太嚴厲,這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因為老師工作中有缺點、有錯誤就不尊敬他們,那是不對的。不管怎么說,老師是長者,做學生的應該把他們置于長者的位置,照顧老師的自尊心和面子。
2.教育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可以舉一些孩子前面自己說的事,讓孩子設想,假如他自己是老師,會如何處理。讓孩子體驗老師的難處,進一步理解老師,進而尊重自己的老師。家長在孩子面前,千萬不要對老師品頭論足,一旦家長對教師失敬,再教育孩子是很難的。
3.幫助孩子挖掘老師的優點
家長要多幫孩子挖掘老師的優點,可以到學校做一些側面的觀察、調查,找一些對老師熟悉的人,盡可能多地了解老師的長處、閃光點,然后裝作無意識地把老師的這些長處、閃光點告訴孩子,為人處事方面的、講課方面的、教學成績方面的、榮譽方面的、班級管理方面的等等。要在孩子面前多夸獎老師,引導孩子認識老師的優點和長處,讓孩子對自己的老師有崇拜感。
三、家長主動出面和老師溝通
家長要主動多與孩子的老師溝通,以尊敬、虛心的態度,傾聽老師的話,了解孩子在學校里的表現,設法取得老師的幫助和支持。讓老師多關注孩子,包括提問、鼓勵、表揚。如果能設法讓老師給予孩子一些"偏愛",比如批改作業詳細一些,主動找孩子談談心,與孩子說話時表情、語調親切一些,多給孩子一些表揚鼓勵和個別輔導等等,孩子很快就能改變對老師的看法。
要悄悄給老師做工作,不要讓孩子知道,只要老師的態度轉變了,孩子自然也就改變了。
四、替老師“夸獎”孩子
家長可以采用"哄"的辦法,在孩子面前多說類似下面的話"我碰到你們班主任老師了,老師夸你進步了","班主任老師夸你很聰明","你們老師表揚你懂事、有禮貌",要"哄"得讓孩子相信。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改變對老師的看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