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明明是孩子犯了錯,你好心給他指出來,希望他能吸取教訓,結果孩子三言兩語就給頂回來了。“我又不是故意的。又不是我的錯。”遇到這樣的事,家長們都會很頭疼。那么,孩子不愿意承認錯誤怎么引導呢?
孩子不愿意承認錯誤怎么引導:
1.轉變孩子對錯誤的看法
當孩子對錯誤充滿恐懼和提防時,我們怎么耐心開導,好言相勸,他們都是不會聽的。別說孩子了,我們大人也一樣。正是因為我們大人對錯誤有消極的看法,孩子才會和我們一樣,一聽到批評就反抗。所以,想要讓孩子正視錯誤,我們做父母的要先轉變觀念,看到錯誤積極的一面。
2.鼓勵孩子善于總結
對于大一點的孩子,我們要多啟發孩子思考,鼓勵他自己總結經驗,反思問題所在,同時想出改進的辦法。除了基于過程評價孩子,我們還要格外注意,不論對錯,都要保持淡定。孩子成功的時候,不要可勁的表揚,犯錯的時候,也不要一個勁的埋怨。這樣孩子才能以平常心面對成功和失敗,勝不驕、敗不餒。
3.避免過度批評
當我們把錯誤看的很嚴重,很負面的時候,孩子也會害怕錯誤,討厭批評。而當我們把錯誤看作進步的墊腳石,看作讓自己快速成長的契機時,孩子面對錯誤也會更坦然,更有包容度。所以,讓我們從自己做起,關注孩子做事的過程,看到孩子的努力、進步,還有對自己的突破。
4.不要急著逼迫孩子道歉
當意識到自己做錯事或被告知自己做錯事時,雖然有些孩子表面上表現出不在意的樣子,但內心往往處于比較緊張、焦慮甚至害怕的負面情緒狀態里。這時候他們最需要的是你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家長們不要單純為了讓孩子表現出有禮貌、有教養的樣子,而不由分說地訓斥或急著逼迫他們去道歉,要給他們一點時間去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因為真正的道歉是要讓孩子自己認識到錯誤,絕不僅僅是說一句“對不起”那么簡單。
5.幫助孩子分析是非
很多孩子有時候并不清楚自己錯在哪里,這時候家長需要在孩子冷靜下來后,與孩子一起回憶、分析事情發生的前因后果,讓孩子知道自己究竟錯在哪里,引導孩子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最后明確告訴孩子犯這個錯誤的后果和嚴重性,以及應該如何彌補等,再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6.告訴孩子道歉的重要性
道歉是一種良好的、負責任的品德,家長要讓孩子認識到道歉的真實意義,告訴孩子道歉不是對TA的否定,也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同時向孩子傳遞這樣的信息:道歉是不論大人還是小孩子,在犯錯后都應該做的事情,并在孩子主動道歉后給予積極的表揚。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