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1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因為離婚而自責愧疚,從而滿足他的所有要求,這對孩子的發展很不利。父母婚姻破裂,肯定會讓他的心理出現問題,但是家長不應該溺愛的管教,而是要努力調節他的心理健康,進行合理疏導。那么離婚孩子心理問題如何疏導呢?
離婚孩子心理問題如何疏導
很多父母都會選擇向孩子隱瞞離婚這件事,可是在大多數時候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父母在離婚期間,不管是有什么樣的情感,憤怒、焦躁、暴力或者是沮喪,孩子可能就會吸收這些負面的情感,并把這些負面情感用在自己身上,從而出現心理問題。
尤其是父母吵架的時候提到孩子,或者為了他吵架,孩子往往會認為是自己的原因。對孩子沉默和保密并不能讓孩子覺得好過,最好的辦法是坦誠的告訴孩子。但是要更努力的愛孩子,讓他相信不管怎樣父母雙方還是都愛他的,讓他感覺到你的愛,孩子才會安心。
也可以和孩子有開放,適合他年齡段的對話。可以嘗試問問孩子的感受,他的想法,或者是疑問,并給他做出回答。也可以主動的去告訴孩子,爸爸媽媽離婚并不是因為你,要讓他知道即使在兩個家庭生活,爸爸媽媽還是會一直愛他的。
同時父母也可以對孩子說離婚只是為了讓爸爸和媽媽彼此過得更幸福、愉快,父母分開住的初始階段,對于孩子來說是特別難熬的。孩子切實地感受到了父母真的離婚了,這時候,家長要盡量營造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氛圍,調動起孩子的積極性。
04-18 閱讀全文>
一定要讓孩子明白,父母之間,大人的事情與他這個小孩子無關,無論什么時候爸爸媽媽對她的態度,都會像從前一樣,都不會影響到他的生活。要和孩子講明白,父母離婚只不過是爸爸和媽媽,由于什么原因不能夠在一起住了,只是分開住而已,而不是發生了多么大的事情。
父母離婚孩子心理問題怎么疏導
1、向孩子解釋父母的離婚的原因。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性格,用合適的方法告訴孩子離婚的事實。要耐心的解釋離婚的原因,離婚具體細節一帶而過,并爭取孩子的諒解,還要教會孩子應對外人的詢問。
2、撫慰孩子受傷的心靈。應該正確引導孩子的思想,父母離異不是任何人的錯,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是父母以后不再生活在一起了,沒有什么可丟人的。告訴孩子,單親家的孩子和正常家庭的孩子是一樣的,不必要為此疏遠他的朋友和同學,他們也不會看不起你,你依然是受歡迎的。
3、告訴孩子父母永遠愛他。離婚后,應該寬容對方,不要在孩子面前詆毀原配偶的形象,不要讓孩子對自己的親人充滿仇恨。告訴孩子,父母還是會像以前一樣永遠愛他,陪伴他一起成長,讓他像以前一樣快樂地生活。
4、保持孩子的常規生活。得知父母離婚的消息,孩子可能會對具體的事情擔憂,我將住在哪里?我需要換學校嗎?誰會帶我去參加游泳課?等等,離婚后,試著盡可能地保持孩子的常規生活。
10-24 閱讀全文>
孩子不愿上學,建議家長要和孩子用心溝通,去感受孩子的內心想法,做孩子堅強的后盾,不要說教,只需要給孩子提供建議和幫助,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這樣可以有效處理孩子的關系。然后了解孩子的想法,才能幫助孩子重燃熱情,去熱愛學習。
孩子不愿上學如何做心理疏導
當孩子抱怨不想學習時,家長首先要做的是
1、傾聽并和孩子談論學習生活
每天抽時間多聽聽孩子的校園生活,少談論學習,慢慢讓孩子愛上學習。
2、每次學習時間不宜過長
10-24 閱讀全文>
由于孩子進入青春期,會有自己的主見意識。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青春期容易叛逆,容易沖動!我們應該多于青春期的孩子溝通,好好疏導他們的困惑。
青春期孩子心理問題怎么疏導
1、尊重隱私
很多家長都有偷看孩子日記本的習慣,這是相當錯誤的做法。畢竟孩子這個年紀,已經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有隱私,父母想窺探孩子心理,不能采取這種錯誤的方式,結果適得其反。
2、不做領導者,做“成長參謀”
對青春期的孩子,家庭教育中最忌諱消極的評價、無情的斥責、不斷的猜疑、無理的苛求、空洞的說教,和自私的溺愛。父母應盡早放手,讓孩子對面臨的各種問題,學會獨立地思考,自覺地積極行動。
09-30 閱讀全文>
高中生厭學可能是因為學業壓力大、課程內容不感興趣、學習方法不正確等原因造成的。采取正確的方法和措施,可以幫助高中生重新找回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高中厭學的心理如何疏導孩子
1、以平和的心態和孩子進行交流。引導孩子放輕松,接納問題,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現實的評價,找到希望和動力,進而重建信心。厭學的情緒就會減輕。
2、應該多看家庭教育方面的報刊雜志、專業書籍等,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縮短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幫助化解孩子厭學情緒。
3、高中的孩子看似對別人的評價無所謂,但心里仍然非常在意。不可老是貶低、批評孩子,即使希望能夠罵醒孩子,但往往事與愿違,使孩子厭學情緒加重。所以在平時教育孩子應該采取鼓勵的方法,使孩子相信自己可以成功,增加自信。
4、除了鼓勵孩子外,幫助孩子樹立自我激勵的目標,讓孩子經常進行自我激勵。讓孩子能夠學會自我暗示,擺脫消極情緒,避免厭學情況產生。
08-30 閱讀全文>
孩子產生了厭學的心理,需要把事情的根源找到了,才能讓他們沒有心結繼續開心地讀書。父母和自己的孩子一起來解決問題,要調整好情緒溝通不能孩子不上學就火冒三丈,或者是上來就打。那么,厭學的心理如何疏導孩子呢?疏導基本方法有哪些?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能幫助到各位家長。
厭學的心理如何疏導孩子
1、了解孩子厭學的具體原因。厭學的心理家長不能再加壓布置學習任務,要找到背后的原因,是所學知識太難,還是所學知識太多,學習任務壓的太多,還是有外界其他利誘吸引。搞清楚厭學的原因后,因勢利導,轉移注意力,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放松放松心情,提高學習重要性認識,循循善誘再引導進入學習狀態。
2、父母要反思并積極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要以平等尊重的態度、欣賞認同的眼光看待孩子,除了學習,應該更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多關心孩子的心理動態,滿足孩子合理的心理需求,多與孩子進行坦誠、有效的溝通,多傾聽他們的心聲。
3、引導孩子主動體會學習的快樂。只有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才有可能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可以這樣問:“感覺怎么樣,背完這首詩是不是很快樂。”這樣主動引導孩子,讓孩子主動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學會了一首詩,讓他體會到那種成就感,價值感。
4、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樹立信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厭學心理的孩子對自我價值有了新的認識后,隨即就要開始自我實踐,這種嘗試結果的好壞是他們能否我徹底轉變自己的關鍵。要盡量創造環境,讓他們在實踐中培養興趣,品嘗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樹立信心、堅定信念,徹底解決厭學的心理。
04-25 閱讀全文>
首先評估一下自己是不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吧!孩子總在無形之中受著父母的影響,越長大越體現的明顯。可是當你看著他心態不健康的時候,可能自己也無法回憶起如何走到這一步的,不要懷疑,有很大的可能是來自父母的引導。
1、與孩子共進晚餐,建立家庭每天共進晚餐的傳統,增強家庭感情,培養親密而熟悉的習慣,有助于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安全感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基礎,平時工作日如果父母無法和孩子共進晚餐,那需要保證周末的時間。
2、參加社會活動,帶孩子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如學校運動會等,會讓孩子感知到父母對于他們的重視,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我們一般都會發現,那些經常參加社會活動,在父母陪同下拋頭露臉的孩子往往更有自信,在步入社會后往往也有更強的適應力。
3、告別負面評論,成年人對周圍人或事物的負面評論會導致孩子喪失對周圍人和環境的信任,失去安全感。俗話說“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語習慣對孩子有著重大的影響,一個習慣性發表負面言論的家長又如何能期待小孩正向、積極、陽光、向上?
4、給以孩子平等對話的權力,當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當天的見聞時請耐心傾聽并給以回應,這是去了解孩子所思所想的最佳方式,能讓父母知道這顆神奇的小腦袋里已經有了哪些認知和判斷。當然,過程中要注意溝通的技巧,如果父母確實有事情要處理請明確告訴孩子,不要敷衍,更不要粗暴的打斷孩子,否則孩子只會關上跟父母交流的那扇窗。
04-11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