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高中生厭學可能是因為學業壓力大、課程內容不感興趣、學習方法不正確等原因造成的。采取正確的方法和措施,可以幫助高中生重新找回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高中厭學的心理如何疏導孩子
1、以平和的心態和孩子進行交流。引導孩子放輕松,接納問題,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現實的評價,找到希望和動力,進而重建信心。厭學的情緒就會減輕。
2、應該多看家庭教育方面的報刊雜志、專業書籍等,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縮短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幫助化解孩子厭學情緒。
3、高中的孩子看似對別人的評價無所謂,但心里仍然非常在意。不可老是貶低、批評孩子,即使希望能夠罵醒孩子,但往往事與愿違,使孩子厭學情緒加重。所以在平時教育孩子應該采取鼓勵的方法,使孩子相信自己可以成功,增加自信。
4、除了鼓勵孩子外,幫助孩子樹立自我激勵的目標,讓孩子經常進行自我激勵。讓孩子能夠學會自我暗示,擺脫消極情緒,避免厭學情況產生。
高中生厭學到底是怎么回事
高中生厭學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問題,它源于孩子對自我價值和未來方向的迷茫和焦慮。高中階段是一個人生的轉折點,孩子面臨著升學、就業、戀愛等多重壓力和選擇。他們需要在短時間內做出重要的決定,而這些決定往往又受到父母、老師、社會等多方面的影響和干擾。
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很容易失去自信和方向,感覺自己沒有掌控自己的命運,而是被別人操縱和牽制。他們對現有的教育體制和社會制度產生了懷疑和反感,認為它們無法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需求和發展空間。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被忽視或打壓,對自己不擅長或不喜歡的事物被強加或強求。他們渴望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卻又不被理解或接受。
因此,他們選擇了逃避和抵抗,用厭學來表達他們的不滿和反抗。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吸引父母和社會的注意,讓他們重視他們的需求和意愿,給予他們更多的尊重和支持。
家有高中生,家長應該怎么做
第一、尊重孩子,要非暴力溝通。
高中的學生,性格趨于穩定,逐漸獨立,有自己的朋友圈子,孩子開始有很多自己的主意。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可以還把孩子當做小孩子——動不動就大聲呵斥,孩子已經快成年了,呵斥基本上也鎮不住孩子了,也許他們不跟你爭執,不爭執不代表他們就接受了你的想法與觀點,他們只是不想聽家長絮絮叨叨的。遇到問題,家長先要做好情緒管理,就事論事,冷靜面對,做到非暴力溝通。
跟孩子保持至少一周一次的溝通頻率,了解孩子在學習與生活方面的問題,有些孩子談戀愛了,也要了解到孩子的感情動向。
第二、適度放權,讓孩子學會自己做決定,自己承擔后果。
高中學生都覺得自己是“大人”了,他們對自己未來上什么大學開始有些想法,有些甚至想著以后要做一些什么事。比如,有些孩子不想參加高考,想走出國這條路,家長要聽完孩子的想法,再根據家里的經濟情況,分析孩子聽,引導孩子作出理智的選擇。家長不能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總是想要控制孩子。孩子是風箏,線在家長手中,家長要用巧勁兒去放風箏,如果生拉硬拽,只會扯斷線。
第三、不管孩子多大,要保持對孩子表達愛的習慣。
中國的家長都比較傳統,很多不好意思跟孩子說“我愛你”,以為孩子總是會懂的,其實說出來是不一樣的。家長多跟孩子說,孩子內心更踏實,尤其是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也更容易想到找到父母求助。而且,在這種家庭環境長大的孩子,他們也更懂得去表達情感,這對他們以后的家庭構建,也是非常有幫助的。作為中年人的父母,也應該更清楚,人生其實就是龍應臺說的“目送”,在一起的時間非常有限的,多表達愛,對彼此都是有幫助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