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由于孩子進入青春期,會有自己的主見意識。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青春期容易叛逆,容易沖動!我們應該多于青春期的孩子溝通,好好疏導他們的困惑。
青春期孩子心理問題怎么疏導
1、尊重隱私
很多家長都有偷看孩子日記本的習慣,這是相當錯誤的做法。畢竟孩子這個年紀,已經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有隱私,父母想窺探孩子心理,不能采取這種錯誤的方式,結果適得其反。
2、不做領導者,做“成長參謀”
對青春期的孩子,家庭教育中最忌諱消極的評價、無情的斥責、不斷的猜疑、無理的苛求、空洞的說教,和自私的溺愛。父母應盡早放手,讓孩子對面臨的各種問題,學會獨立地思考,自覺地積極行動。
3、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
父母要用對待青年、成人的態度,來引導青少年明確自己準青年的身份,對孩子要因勢利導,少使用限制手段,在不存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容忍孩子有不同意見,讓孩子有足夠的機會去作決定,并讓他們為自己的決定承擔責任,這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4、耐心與孩子溝通
青春期的孩子通常會逐漸不再愿意與家長溝通,所以需要家長先做出調整,嘗試主動與孩子去溝通。
5、尊重孩子的想法做法,不要一味的批評
青春期的孩子有比較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家長不要按自己的標準去限制孩子,才能讓孩子感受到尊重和增強孩子的自我認同感。
6、尋找孩子身上的優點,多鼓勵孩子
青春期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容易缺乏自信,家長應該多看到孩子身上的優點,每天多鼓勵孩子,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7、有條件的情況可以定期帶孩子旅游
青春期的孩子煩惱比較多,壓力也比較大,家長可以安排時間,比如在周末或假期的時候帶孩子出去旅游、散心,既能夠改善親子關系,又能夠幫助孩子減輕壓力。
青春期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考驗,無論在心理和身體上都有比較大的發展,都會帶來比較多的煩惱,家長應該耐心的關注、陪伴孩子,才有利于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青春期孩子心理會有哪些變化
青春期的孩子心理變化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有了獨立意識,但又有較強的依賴性
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對家庭以外的生活產生好奇,同時想要有自己的空間,不喜歡天天黏著父母,以表示自己獨立了,不是小孩子了,不希望家長干預太多,所以不停地挑戰著父母的權威。但是這時他們的心理發育還不成熟,經驗也不足,所以心理還會有強烈的依賴感,想著自己能搞定一切,但又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就會很矛盾、擰巴。
有時莫名的憂郁、煩惱,不愿和家長老師訴說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發出強烈的情緒來,他們偶爾悶悶不樂、時而心煩意亂,容易和父母發生沖突。這樣的表現讓我們很多家長無法理解,不由感嘆那個乖孩子怎么變成這樣子了,讓家長頭疼不已。孩子們自己呢也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又不愿意跟家長說,就會覺得自己孤獨,不被理解,所以會發生沖突。
有時會出現逆反心理
孩子逆反就是在用消極的方式進行反抗,其實是他們在追求獨立,想更自由,同時又想被認同,而做出一些看起來標新立異、與眾不同的事來,如果這個時候,家長不理解他們同時打壓他們,只會讓他們更逆反,從而更愿意跟同伴在一起,其實他們是想獲得身份的認同,獲得歸屬感。父母這個時候要做的不是批評和說教,而是理解、接納、認同,才不會把孩子越推越遠。
喜歡交朋友,對異性感到好奇,渴望得到異性欣賞。
所以孩子可能會被一個人深深吸引,甚至是迷戀。我們家長應該理解這種迷戀,是正常的心理特點,不要過度解讀,我們也不忽視,而是要做正確的引導。
耐心和孩子溝通很重要,不要只關心學習,經常和孩子聊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哪怕你不喜歡,也要保持好奇。
教育青春期孩子的方式,可以試試以下幾點!
1、學會表達自己的愛意
家長和孩子之間也需要形式化的情感表達,親子間或許不需要對感情的積累,但是需要感情上的表達。家長愛意的傳遞對孩子來說很重要,這是你們建立親密關系、信任感的開始,幫助親子建立一定溝通途徑,有了交流的機會,辦法隨之而來,矛盾也會因此減少。
2、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
尊重并不代表著家長什么都要聽孩子的的,尊重與答應并不是同一個意思。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們,家長不妨放下自己的擔心,當兩個人發生意見的沖突時,家長可以聽聽孩子的想法,別用成年人的思維去束縛孩子,每個人的思想都大不相同,更何況有著學歷等多方面差異的親子之間呢?一份尊重對于家長和青春期孩子的相處而言,很有用。
3、用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
想要與青春期里的孩子和平交流,家長的態度、自己的角色設定需要著重注意,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不應該被“孩子”的身份所羈絆,變得這兒也不行,那兒也不行。家長也不要把孩子當做自己權利底下的產物,用平等態度對待孩子,這既是尊重也是要求,它可以幫助家長更輕松地面對孩子。
4、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處在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對事物的自我辨知能力,做父母的如果沒有注意到孩子的變化,而是一味地像以往一樣,牽著孩子按自己設計的路線走,自然就會引起孩子不滿,有意跟家長對著干。要與孩子融洽相處,父母就得正確認識孩子,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5、用商量的口吻代替命令的語氣
父母與孩子相處完全沒有必要變得卑微,而只需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盡量用商量的口吻來代替商量的語氣。遇到事情的時候,最好多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商量溝通。這樣對于青春期自尊心極強的孩子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尊重。也更容易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感受到父母是在乎自己的感受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