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其實對于孩子的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找到起根源,心病還須心藥醫,當孩子產生了厭學的想法,一定是孩子的心理出現了矛盾。那么我們就應該多跟孩子溝通,找出孩子厭學的根本原因。
初一厭學不想上學怎么辦
一是及時的開導。孩子不適應,是因為還沉浸在小學階段的一切美好的回憶當中。告訴孩子,不管是小孩還是大人,不管是讀書還是今后的工作,必然會經歷這樣的過程,新的環境,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新的科目,我們只有調整好心態,改變行為習慣和學習方法,主動去適應,主動去融入,才能更快的度過適應期,誰能更快的度過適應期,誰就可能成為優秀的中學生。
二是要大力的鼓勵。初中是人生中極為重要的一段旅程,是成長過程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好好學習,繼續優秀,健康成長,結交師友。加強理想和目標教育,幫助孩子樹立遠大志向,樹立家國情懷,讓孩子奮斗有方向,行動有動力。
三是要家校互動,助孩子一臂之力。在學校,老師要多關注和關心每一位學生,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愛護,讓他們有歸屬感。在家里,父母要每天主動跟小孩溝通,認真傾聽孩子在校經歷的喜怒哀樂,與孩子分享快樂,分擔煩惱。
孩子剛上初一就出現厭學,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是剛由小學升到初中,處于新的環境,周圍是都是陌生的老師和學生,如果是交際能力差的孩子跟容易產生排斥感和自卑感,就會出現逃避的想法,不想去學校,不想上學。
二是剛到初中,課程突然變多了,教師的講課節奏也變快了,孩子的學習成績可能就跟不上,一下子失去了在小學中的那種優越感,也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三是孩子的年齡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對于外界的干擾缺乏正確的判斷,容易義氣用事。可能會因為老師或家長的一句批評而逃學,也可能會因為小伙伴們的相互慫恿而忘記了學習,也有可能因為朦朧的男女交往而耽誤了學習。再加上初中的班主任管理的也比較嚴,出現這種請況會挨老師的批評,孩子就會產生對立情緒,從而產生厭學。
如何幫助孩子快速適應初中生活
1、家長不要過于緊張、過于焦慮,焦慮會傳染的,如果家長過度的焦慮,會傳導給孩子。家長放松心態,是首要的工作。
2、不要過多的關注孩子,尤其不要多問,相信孩子,給孩子時間讓孩子去適應。家長可以悄悄的觀察,但不要疑神疑鬼,更不要憋不住氣什么都問。
3、給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剛上初一,功課壓力不會很大,但和小學相比科目多了很多,老師的講課方式也不同,孩子更多的是適應的壓力。
4、初中的知識,和小學的關聯度不大,偶爾裝作無意的和孩子談談心,悄悄告訴孩子:無論小學成績好與壞,都是過往了,既不用驕傲,更不必自卑。
5、可以適當與班主任或科任老師保持聯系,加上微信什么的,但不要每天追著老師問東問西,老師工作也很忙,沒時間陪你聊太多;另外老師面對的是幾十個學生,你守著的是一個娃,老師沒有過多精力盯著你家娃。
6、征求孩子意見,孩子愿意讓接送的可以繼續接送,孩子不讓接送的,不要強迫,更不要因為孩子不讓接送就疑神疑鬼,其實可能僅僅是孩子覺得自己長大了,既不愿增加家長負擔,又想自己自由一些,我們就別熱臉非要去貼人家的冷屁股了,自己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家長做好自己,就是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7、零花錢,可以適當漲點,一是孩子大了花費多一些,二是物價每年也在漲。但別漲太多(30~50%即可),錢太多了對孩子未必是好事,會分散學習的注意力,更會滋生一些別的陋習。
8、青春期了,孩子多會對異性產生一些好奇心,也更加在意自己在異性心目中的形象,我們一定要理解并尊重孩子(我們也都是從這個年齡走過來的),尤其是當著同學的面,更要給孩子面子,不能再當是小孩子那樣了,想吵吵,想罵罵,孩子會掛不住的,極有可能會傷自尊心或者為一點小事就和你發飆。
9、家庭氛圍要寬松、和諧,夫妻爭執或者聊一些不友好的事情的時候,盡量避著孩子,要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和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