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7
每個渴望孩子能夠成長更為優(yōu)秀的家長,就要對自己的孩子進行鼓勵,同時當他們是學生的時候,家長就有必要去提高其內驅力,不然孩子總是會變得不夠自覺。而且我們還要引導孩子保持對學習的新鮮感,才能讓其更好的成長。
學生內驅力不足的原因
1、家長包辦過多
孩子內驅力不足,還跟父母的包辦太多有關。從表面上來看父母是為了孩子好。可是父母卻忘記了一件事,孩子只有自己經(jīng)歷和操作的事情才能記憶深刻。
因為看過了或許就忘記了,只有真正的去用心做的事情才會得到提升。特別是孩子成長是需要從實踐中慢慢提升的。
2、價值感得不到體現(xiàn)
02-25 閱讀全文>
家長們一定要知道內驅力對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它關乎著孩子自我意識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的體現(xiàn),但往往孩子就是有所缺失這些,這都是因為孩子內驅力不足的原因。作為家長,就需要去探究這些東西,然后才能給孩子提高幫助。
孩子內驅力不足的原因
1、父母太多的否定打壓了孩子
孩子之所以出現(xiàn)缺乏內驅力的原因,跟父母有很大的關系。就是因為父母總是否定和打壓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就是:我不行,我什么都做不好。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變得很消極,這種動力也會一點點的被磨滅沒了。
2、孩子缺少來自父母的肯定
很多家長信奉采取嚴厲的教育才能讓孩子成才,家長讓孩子做什么,孩子就得做什么。父母過度控制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立著大大小小的規(guī)矩,卻吝嗇自己對孩子的肯定和贊揚,孩子不僅沒有自由,生活學習的壓力還格外的大。
10-27 閱讀全文>
孩子之所以出現(xiàn)厭學,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父母的教育問題。當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厭學時,只一味的去教育孩子,持續(xù)的給孩子施壓,最終會導致孩子厭學情緒的爆發(fā)。孩子在學習上和父母會產(chǎn)生沖突,最后導致孩子學習狀態(tài)越來越不好,情緒越來越不穩(wěn)定,厭學情緒就會越來越嚴重。
小學生厭學心理產(chǎn)生的原因
1、孩子學習中遇到困難了,不能夠自主解決
畏難情緒,讓孩子產(chǎn)生逃避心理,這時要想辦法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增加自信心。
2、被老師批評了
有部分孩子會因為被老師批評,久久走不出自身情緒,需要家長及時疏導。
03-22 閱讀全文>
學生上課走神,原因有多種方面。可能是思想開小差,想起某個人或者某件事;可能是被窗外什么事吸引了;可能是老師的某句話勾起了他/她的回憶;可能是玩小動作或者玩什么游戲。
小學生上課走神是什么原因
1、孩子的知識結構薄弱,難以跟上課堂節(jié)奏
也就是說,孩子難以真正理解老師講授的內容,對知識點的掌握和反應較慢,或者根本就聽不懂。這也很容易走神,甚至直接放棄認真聽課。
2、孩子缺乏學習動力和興趣
這可能是整體上的、對所有學科的學習都缺乏動力,沒有正確地認識到學習的意義,沒有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目標,認為學習很苦、無聊、沒用。
11-25 閱讀全文>
學生上課走神,原因有多種方面。可能是思想開小差,想起某個人或者某件事;可能是被窗外什么事吸引了;可能是老師的某句話勾起了他/她的回憶;可能是玩小動作或者玩什么游戲。
小學生上課走神的原因
1、課堂無趣
之所以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在諸多因素中,有一點不可否認,那就是課堂無趣。傳統(tǒng)式的填鴨式課堂,如今依然存在,而且很多地區(qū)還是這么上課。
每次上課的流程都一樣,老師問一句學生答一句,更多的時候,問的還是一些瑣碎沒有意義的話題。甚至很多小學生趣談,老師的上課流程都掌握于心,以語文為例,學生們說,老師一進門先讓我們打開多少頁,然后讀課文,最后根據(jù)課后習題進行問答。
每次都是如此,試問,這樣的無趣,這樣的低質,這樣的無用課堂,怎么能讓學生提起興趣,能夠注意力集中地聽呢?
11-12 閱讀全文>
外界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如果家長給孩子施加過多的負擔,孩子就會感到壓力太大,孩子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缺乏專注力,沒有耐心,因此就會不加努力,導致孩子經(jīng)常受到外界的干擾,做事情容易出現(xiàn)走神等情況。
初一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什么原因
沉溺于游戲。通過對班里很多上課愛走神的孩子進行調查,他們自己都說上課會不由自主地想起玩的游戲:游戲可能要升級了,或者是換裝備等等。
早戀。一般有早戀傾向的孩子,上課喜歡自己低頭寫寫畫畫,尤其愛寫一些對方的名字,一些歌詞等等,聽課很少在狀態(tài)。
家里發(fā)生了一些變故。有時家里發(fā)生了一些變故,也會影響孩子的狀態(tài)。記得有一個成績很好的孩子上課特別不在狀態(tài),經(jīng)常發(fā)呆。我找他談話,他才說爸爸媽媽離婚了,他心情很不好,經(jīng)常想這些事情。
壓力比較大。如果父母有一方的性格特別強勢,或者孩子特別懼怕某一科任老師,上課的時候也容易分身,經(jīng)常處于緊張、擔憂的狀態(tài)。
11-08 閱讀全文>
孩子之所以出現(xiàn)厭學,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父母的教育問題。當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厭學時,只一味的去教育孩子,持續(xù)的給孩子施壓,最終會導致孩子厭學情緒的爆發(fā)。孩子在學習上和父母會產(chǎn)生沖突,最后導致孩子學習狀態(tài)越來越不好,情緒越來越不穩(wěn)定,厭學情緒就會越來越嚴重。
小學生不想上學是什么原因
一、心理上
從心理方面的角度講,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小學階段的孩子正在經(jīng)歷他們人生中第四個發(fā)展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解決“勤奮與自卑的沖突”。
這個時期是孩子想象力最豐富的時期,也是最熱情的時期。孩子的厭學情緒的高發(fā)期正是在這個時期。如果孩子的想象力和學業(yè)表現(xiàn),經(jīng)常得到父母和老師同學的夸獎,他們就會對自己更加充滿自信,經(jīng)常體驗到勝任感和成就感,他們的勤奮感超過自卑感,學習方面和人際關系就會表現(xiàn)良好,形成良性循環(huán)。
反之,孩子缺少他人的鼓勵和贊許支持,父母的高期望值和要求嚴格,當做不到時他們會體驗到不勝任感和低成就感,對自己失去信心,表現(xiàn)自卑的狀態(tài)。
11-08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