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6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現在大學生厭學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特別是大專和三流院校,究其根源最主要的是在高中時候沒有玩的時間,都在一心一意努力學習考大學,還有高中的氛圍普遍緊張,導致有些人有心理壓力,到了大學要好好放松一下,但是人是有惰性的,從學習到玩容易,但是從玩到學習難,還有學校氛圍問題,導致大學生不愛學習。
大學生厭學的心理原因有哪些?
1、從高中被管的嚴嚴實實,到了大學沒人管你,一下子松了勁。
2、自制力不夠,舍友同學通宵你就跟著通宵,他們不起床你也不起床,被人一鼓動也就跟風去玩耍,或者是想學習但害怕來自別人的嘲諷,所以放棄。
3、失去了目標。高中時拼命學習是為了考大學,一旦大學考上了,突然之間失去了目標,失去了奮斗的動力,就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對策:重新樹立考研生目標。
4、迷戀游戲。高中時管得嚴,沒有機會玩,突然上了大學擺脫了老師和父母的約束,就開始瘋狂玩耍,借此彌補高中時的遺憾,一旦開始玩游戲,學生就會感覺比學習有趣多了,幾個月下來就對學習沒興趣了,進而產生厭學情緒。
01-11 閱讀全文>
當孩子進入大學之后,就意味著進入一個小社會,很多大學生面對全新的環境,內心是既興奮又擔憂。如果孩子不能快速的適應大學生活,就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最后導致他們耽誤了學業。那么大學生常見的心理挫折有哪些呢?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挫折有哪些
1、難以適應生活環境的轉變
剛入學的大學生要順利度過生活環境的轉變期,應從小事做起,從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個機會鍛煉自己獨立生活、獨立工作的能力。
2、學習緊張與競爭壓力造成心理負擔過重
經過高考不懈的能力,大部分孩子帶著良好的感覺進入大學校園,但是入學之后突然發覺自己站在“山頂”的感覺沒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體內,昔日那種“鶴立雞群”的優越感已蕩然無存,無形中在心理上產生了一種失落感。
01-05 閱讀全文>
很多孩子非常努力的學習,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可能會產生許多負面情緒,覺得學習只是浪費時間和精力,還不如抱著手機玩。每個人都會有短板,學生的學習表現不突出,這并不意味著他一無所長,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有學習的自信心。
學生厭學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1:學校因素。學生在學校里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感覺枯燥無味,進而厭煩學習。有時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重灌輸輕互動,并在評價學生時過多地強調學習成績等。這使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并把學習當成一種負擔,從而導致學生厭學。
原因2:興趣轉移。興趣是人行為的重要動力,從興趣轉移的對象來看,厭學的學生大多迷戀游戲、上網,有些本來熱愛學習的學生由于迷戀上了電腦游戲后,逐漸荒廢了學業。學生的興趣一旦由學習轉為社會不良活動后,不僅對學習不感興趣,反而討厭并反抗學習。
原因3:孩子不會學習。這類孩子往往在學習時不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進行學習,不能選擇重要內容而拋開不重要的內容,無法將學到的知識正確、合理地表達出來。這樣,面對日益繁重的課業內容,自然產生厭學情緒。
原因4:心理不成熟。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發展不成熟,學校和家長又給予過大的壓力,將會使孩子出現一些情緒和行為的改變。同時青少年學生的自由空間少,導致不會溝通,把各方面的困難壓抑在自己心理,造成孩子性格內向,注意力偏差而導致厭學。
04-24 閱讀全文>
近些年來,大學生由于心理問題而造成的悲劇現象普遍存在,而這些現象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學校對孩子心理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是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和諧相處。為了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大學生有哪些心理問題
1、學習問題
孩子在大學期間,學習往往不再如高中階段那樣得到絕大多數人的重視,目的不明確、動力不足、態度不好構成了學習問題的主要方面。其主要表現是學習目的問題、學習動力問題、學習方法問題、學習態度問題,以及學習成績差等等。
2、人際關系問題
當孩子進入大學之后,就意味著進入了一個小社會,他們講面臨著如何與周圍的同學友好相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的大難題。
04-17 閱讀全文>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出現沉迷網絡的問題,他們喜歡在網上游戲、購物、交友聊天等。這樣雖然可以豐富他們的生活,但是同時對大學生的生活和能力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家長在發現孩子有這樣的問題之后,一定要及時給與引導。
大學生沉迷網絡有哪些原因
第一、社會因素
網絡的普及帶來的大眾化效應容易使大學生隨波逐流。網上信息充裕,電影、電視劇、音樂、時裝、購物等應有盡有,而且現在的學生生活水平一般都不差,出手闊綽者也不在少數。相互模仿、攀比的氛圍,致使一些學生沉迷于網絡,不思進取。
第二、他律消失規劃不明成長迷茫的促動
部分大學生之所以“宅”在宿舍,是因為對自己的大學生活缺乏有效的規劃。學生上大學前的人生目標都是由家長或是社會所決定的,都朝著同一個目標,即通過基礎教育考上好的大學。
10-26 閱讀全文>
首先是上課對老師的課沒興趣,不理解,不懂得思考。從上課鈴響就盼下課,東瞧瞧西望望的無所事事,作業就抄抄現成的,下課就跟變個人似是,東扯西拉般,打打鬧鬧的,總也玩不夠,話也有說不完的,整天憂哉憂哉的,沒個緊張勁,整天松散的樣。
小學生厭學的表現有哪些
1、孩子會開始有些言語和行為上的“不想上學”征兆。他們好像感到只有離開學習才能達到心理平衡。他們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學習活動之中,一般不愿做作業,不認真聽講,經常違反課堂紀律,時常遲到、早退、曠課、逃學,有的干脆棄學出走或輟學。對老師、家長提出的學習要求,常故意抵觸對立。
2、孩子的性格和脾氣會很不穩定,孩子會迷戀上電子產品或者小說等等。他們會把自己封閉起來,變得越來越懶散,越來越自私,動不動就發脾氣等等。
3、學習動力缺乏會使注意渙散、興趣轉移,易受各種內外因素的干擾,因而對學習以外的事反而興致勃勃,不惜花時間,常常喧賓奪主、主次顛倒,這也是厭學的表現。
小學生厭學家長怎么引導
10-16 閱讀全文>
厭學是指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不愿意學習、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成績下降等現象。這種現象不僅影響孩子的學習效果,還會給孩子的成長和未來帶來負面影響。下面將探討厭學的表現與原因有哪些,希望能幫助到各位家長。
孩子厭學的表現主要是上課不愿意聽講,神游太虛或者干些和學習無關的事情,回家不愿寫作業,扣扣摸摸,磨磨蹭蹭,看見作業就犯困,有的孩子因為厭學,甚至討厭學校,討厭老師。
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發現,沒有及時介入,甚至會發展到不愿進學校,經常性逃學的地步!
厭學的表現有哪些
一、對學習的認知偏差
厭學的孩子,表現之一為學習認知偏差,認為讀書無用。在這個信息發達的社會,孩子會受到網絡或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在負面信息的影響下認為在這個社會,沒有后臺、沒有金錢的支撐哪怕讀再多書也沒用。孩子一旦有了這種想法,自然不會喜歡讀書。
04-24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