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孩子拿別人家東西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家長發現之后要立即的制止孩子,不要讓孩子養成習慣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家長要樹立孩子的所有權意識,不要讓孩子亂拿別人的東西,告訴孩子如果要拿別人家的東西要經過主人的同意,否則的話就不能拿。
孩子拿別人家東西該怎樣跟他溝通
1、告訴孩子這是錯誤的
家長在面對孩子拿別人家東西的時候,不要不當回事,家長可以告訴孩子,這樣做是錯誤的,讓孩子明白在拿別人東西的時候,要先得到允許。如果是在逛街的時候,家長發現孩子拿了東西,不要只說了孩子一頓而不送回去,家長的行為是會影響孩子的,所以一定不能留下,就算是留下也要給予店家相對應的錢,不要讓孩子享受到不勞而獲的開心。
2、不要直接批評孩子
當出現孩子拿別人家東西的行為,家長不要直接的就去批判孩子。首先要做的是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才會讓孩子有偷東西的習慣,看看是不是自己陪伴的少了,注意千萬不要去打罵,畢竟讓孩子改掉才是家長的首要任務。
03-16 閱讀全文>
年齡在十歲左右的孩子,還在處于發展階段,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因此,孩子會對一些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當孩子出現偷拿別人的東西時候,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同時教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便孩子健康成長。
10歲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怎樣教育呢
首先,家長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和老師或者他人討論。孩子是有自尊心的,你當著孩子的面和老師討論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事情,孩子會感到在老師和同學面前失去了自尊,會感到羞恥,很容易讓孩子在老師同學面前抬不起頭,唯唯諾諾。
因此,家長可以在私下里和老師溝通一下孩子的行為,并讓老師觀察一下,孩子是否會把物品歸還原處。對于孩子歸還的行為,要給予積極的表揚和肯定。
其次,家長也不要打罵孩子。家長的打罵和過于激烈的反應,只會激發他們的對抗和報復心理,還會讓孩子對自身產生深深的厭惡。
最后,家長要理解孩子。孩子對于沒有見過的,或者是喜歡的東西,肯定會有十足的興趣。
12-14 閱讀全文>
孩子在學會交朋友的同時,也是會與他人發生矛盾的,尤其是在孩子打了別人家的孩子時,家長一定要及時了解清楚原因。若是自己家孩子的錯誤,就要帶著孩子去道歉,千萬不能拖,但是也是要注意道歉的方式。
孩子打了別人家的孩子要怎樣道歉
1、帶著孩子誠懇登門道歉
這時家長可以買一點東西帶著孩子去拜訪對方家長,家長自己先跟對方家長進道歉,說明“是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并且愿意為對方進行賠償,懇求能得到對方的原諒”。當然,這個前提是孩子把對方孩子打傷了的前提。然后讓自家孩子也跟對方孩子道歉,表達自己的粗魯的行為。
2、用工具適當演演戲,消除對方的怒氣
如果自家孩子打對方比較重,而對方又無法消氣的話,個人建議家長登門道歉時,帶一個小木棍,在對方家長面前稍微“演演戲”罵一罵、打一打自家孩子的屁股。既能讓對方家長感受到自己道歉的誠意,同時也能讓孩子知道:打了別人,自己也會被打,這樣孩子也就會引以為戒。
12-06 閱讀全文>
有句話這么說:“倘不問,即為偷。”如果孩子生活中經常在別人家沒有經過允許拿東西,就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行為了。這時候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畢竟這不僅僅關于孩子的言行舉止,甚至關乎孩子的品行和人際交往,那么孩子在別人家拿東西怎么教育呢?
孩子在別人家拿東西怎么教育
1、告知孩子社交規則
趁著這個機會,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什么是“社交規則”,即使在自己家里,社交規則也存在。必須讓孩子明確物品的所有權,要想使用,必須征求物品所有人的同意。你的玩具,沒有經過你的同意,別人也不能隨便拿。告訴孩子什么是不允許的,什么是公平。家長們要注意,要用正面的語言引導孩子社交規則是什么。
2、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偷”的標簽
我有次在超市看到一個爺爺推著孫子結完賬出來,發現孩子手里還有個很小的變形金剛,爺爺問哪里的,孫子說是超市,爺爺于是氣急敗壞地罵孩子:“你這么小就學會偷了,你這個小偷!”要知道,如果隨意給孩子定義為“小偷”就會讓孩子潛意識認為自己真的是個“小偷”,自己很丟人,從而無法抬起頭做人。
09-29 閱讀全文>
很多小孩會因為好奇或者喜歡某個物品,就偷偷拿回來,想要自己獨享,這樣的行為雖然很無知,但對于家長來說,是要及時制止的。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如果形成習慣,將會有惡劣的影響,那么到那時就不好引導了。
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怎樣教育呢
1、跟孩子商量,一起決定解決方案
教育大忌是“下命令”,但站在孩子的角度,父母的“武斷”只會讓他們覺得得不到尊重,容易激起逆反情緒。等孩子情緒穩定之后,家長要把自己的想法用疑問句的形式說出來。
比如:“那我們一起去把東西還給別人好不好?”、“媽媽這里有錢,陪你一起去給人家錢行不行?”這樣的方式并沒有給孩子更多選擇,只是話術上讓他們更加容易接受而已。總之,倘若發現孩子拿別人的東西,既不能過于急躁,需要家長有耐心、講科學,一步一步慢慢去引導孩子。
2、樹立物權意識
02-16 閱讀全文>
首先我們要明白,孩子想擁有喜歡的東西,這點沒有錯,錯就錯在他用錯了擁有的方法。所以,我們首先要讓孩子明白這個關系。
孩子偷了別人的東西怎么處理合適
1、先冷靜下來,別急著發火,畢竟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我們可以用溫和的語氣問問他們為什么要拿這個東西,聽聽他們的想法。
2、引導孩子換位思考,讓他們想想如果自己的東西被別人拿走了會是什么感受。這樣他們就能更好地理解別人的感受,學會尊重他人。
3、制定一些規矩和獎懲機制。比如告訴孩子哪些東西是不能隨便拿的,如果違反了規矩就要接受相應的懲罰。當然如果他們做得好也要及時表揚和獎勵。
孩子為什么會偷別人的東西
03-27 閱讀全文>
首先呢,我認為像夜不歸宿的孩子家長肯定是有責任的。試問,這個孩子的家長是否了解孩子的性格?他想要的生活?家長是否與孩子有深入交流?是否想禁錮他的思維?是否想讓孩子走上自己已經為他安排好的道路?如果上面的問題作為孩子的家長都是存在的,那么,一定要采取一種良好的措施與孩子溝通。
孩子不回家徹夜不歸怎樣溝通
1、保持冷靜
一旦孩子出現了夜不歸宿行為,家長要頭腦冷靜,千萬不要簡單粗暴,找到原因,并與老師、同伴家長積極溝通,有的放矢。
2、給孩子機會表達自己意見
不要總是發號施令讓孩子絕對的服從。一旦孩子有異議,不聽話,輕則指責,重在打罵,讓孩子皮肉受苦。這樣孩子內心恐懼,在自己家中卻總是讓自己精神緊張兮兮,感覺在夾縫中生存,自然便會出逃。作為家長要充分給予他們話語權,要認真聽他們說話,讓他們表達。不要輕而易舉地打擊對方,不讓對方發表自己的看法。
03-13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