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年齡在十歲左右的孩子,還在處于發展階段,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因此,孩子會對一些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當孩子出現偷拿別人的東西時候,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同時教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便孩子健康成長。
10歲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怎樣教育呢
首先,家長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和老師或者他人討論。孩子是有自尊心的,你當著孩子的面和老師討論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事情,孩子會感到在老師和同學面前失去了自尊,會感到羞恥,很容易讓孩子在老師同學面前抬不起頭,唯唯諾諾。
因此,家長可以在私下里和老師溝通一下孩子的行為,并讓老師觀察一下,孩子是否會把物品歸還原處。對于孩子歸還的行為,要給予積極的表揚和肯定。
其次,家長也不要打罵孩子。家長的打罵和過于激烈的反應,只會激發他們的對抗和報復心理,還會讓孩子對自身產生深深的厭惡。
最后,家長要理解孩子。孩子對于沒有見過的,或者是喜歡的東西,肯定會有十足的興趣。
當成人見到心儀的物品時都想買回家,更何況孩子,只是孩子不懂得自己應該用什么樣的正確方式得到,是買還是借。孩子并沒有這個意識,孩子只知道我喜歡就要拿回來,不管別人是否同意。所以,家長首先要理解孩子的行為,屬于正常的心理范圍。
10歲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的原因
1、孩子強烈的占有欲
10歲的孩子有一種強烈的占有欲望,他對自己沒有玩過的東西,既好奇又想獲得,而且企圖馬上獲得。在私欲的引領下,孩子便悄悄將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
并且,孩子有一種異乎成人的冒險心理,他們心想,我拿了別人的東西,只有自己知道,別人卻不知道,這是多刺激和神秘呀。因此家長應該多加注意孩子平時行為習慣的養成,避免孩子做出這種不道德的行為。
2、缺乏教育
孩子最初是沒有是非觀念的的,需要家長告知他們偷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如果家長發現了,孩子拿別人東西,卻沒有重視。久而久之孩子就可能覺得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孩子也因此覺得拿別人的東西,是一件很隨意的事情,進而就可能使得孩子長大偷東西。
3、生活環境的隨意
生活在同一棟樓的鄰居都是與父母一個單位的同事,彼此之間相處比較融洽,家的界限并不很清楚,有什么需要的都可以從鄰居家拿,再加上這些孩子討人愛,鄰居們常常會給孩吃的、玩的。
還有的孩子生在大家族中,家族非常富裕并且只有一個小孩,所以家族中的人都非常寵愛好,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見什么就拿什么。這樣的孩子,在他們心目中沒有很好的歸屬概念,所以來到學校他們也會看到什么就拿什么,在他們看來這并沒有什么不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