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0
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有著不同的行為表現(xiàn),所以在家長帶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用正常的心態(tài)去面對,然后去正確引導(dǎo)孩子的異常的行為習(xí)慣,才能讓孩子能夠健康長成,那么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有哪些呢?
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有哪些
1、害羞膽怯
當孩子小時候表現(xiàn)出膽怯或害羞時,父母最需要做的是接納孩子的天性,并適時引導(dǎo)鼓勵,而不是當著孩子的面隨意批評和談?wù)摗斑@孩子就是膽小,沒出息”。成人以為孩子小,聽不懂,其實,孩子能聽懂談話中的情緒,隨意給孩子貼上“膽小”的標簽,不利于孩子的成長。面對害羞膽怯的孩子,父母需要耐心陪伴、鼓勵。
2、愛搞惡作劇
假如你的孩子在你的床上撒下很多鹽,或?qū)⒁恍┟x放到你的枕巾上等等。面對這些惡作劇,家長無需責備,這說明孩子很可能智商較高。調(diào)查顯示,愛搞惡作劇的孩子更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日后發(fā)展得好的可能性更大。
08-30 閱讀全文>
家長作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角色,應(yīng)該學(xué)會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幫助他解決生活和心理上的問題,其中叛逆期是最讓人頭疼的,很多家長對此也是非常的苦惱,所有應(yīng)該提前了解孩子的叛逆行為表現(xiàn)有哪些,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才不會感到手足無措。
孩子的叛逆行為表現(xiàn)有哪些
1、和父母對著干
家長越讓孩子做什么,孩子卻偏偏不去做什么,就像是故意和家長作對一樣。家長如果和孩子講道理,孩子根本不聽,要么扭頭就走,要么仍然保持原來的作為。脾氣暴躁的家長甚至打罵孩子,希望讓孩子害怕自己,可最終發(fā)現(xiàn)這樣做于事無補,孩子仍然我行我素。
2、不服從管教
叛逆期的孩子根本不會乖乖聽家長的話,比如孩子看了很長時間的動畫片,家長想讓孩子停下,但是孩子仍然要看,家長強行把電視關(guān)掉,孩子會自己打開。家長管教孩子,孩子就像是沒聽到一樣,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起不到任何效果,還會讓孩子感到厭煩。
12-05 閱讀全文>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進入青春期階段難免會有叛逆的行為,那此時我們家長一定要正確的來面對,那青春期孩子叛逆的行為有哪些,孩子叛逆心理產(chǎn)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孩子叛逆的行為有哪些
1、不尊重父母
青春期孩子叛逆表現(xiàn)最為明顯的表現(xiàn)就是無視父母,不尊重父母,有的叛逆嚴重的孩子還會有打罵父母、頂撞父母的行為。
2、徹夜不歸
孩子開始出現(xiàn)徹夜不歸的情況,在叛逆期中是非常嚴重的,因為父母無法掌控孩子在外面干什么,是在上網(wǎng)呢,還是在干壞事,因為就是在父母掌控不到的時間,孩子才慢慢學(xué)壞的。他可能會被不良朋友誘導(dǎo)去偷搶,或者學(xué)不良少年混跡社會,總之徹夜不歸的行為引起的問題是非常大的。
04-12 閱讀全文>
我們家長可能并沒有注意到自己的某些行為就會對孩子造成影響,就比如會讓孩子失去繼續(xù)作業(yè)的欲望、讓孩子被其他事情所吸引而不能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且這樣還會讓孩子的學(xué)習(xí)效率大大降低,那么破壞孩子專注力的行為有哪些呢?塑造孩子專注力最好的方法又有什么呢?
破壞孩子專注力的行為有哪些
1、過度干涉孩子的生活
家長愛孩子,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家長要明白,孩子并不是一個完全沒有行為能力的人,而是一個需要去教育引導(dǎo)的人,他們通過發(fā)育與學(xué)習(xí),是能夠逐漸的掌握大人所擁有的一切能力和生活技能的。
如果家長太過關(guān)心孩子,經(jīng)常得以自己的思想來左右孩子,那么就可能會導(dǎo)致孩子的專注力被破壞。就比如孩子在作業(yè)的時候,家長其中有打斷孩子的行為,就會讓孩子失去對繼續(xù)學(xué)習(xí)的念頭。
2、急不可待地指錯的父母
10-17 閱讀全文>
現(xiàn)在很多的孩子由于家長的嬌慣,逐漸養(yǎng)成了很多不好的習(xí)慣,這都是需要家長去幫助孩子進行改正的,若是長久沒改正,對孩子長大后得到的“教訓(xùn)”必是深刻的,那么孩子的不良行為有哪些呢?
孩子的不良行為有哪些
1、依賴性強,不愛思考:比如畫畫的時候打不開彩筆盒,不會自己想辦法,就是找媽媽;看動畫片里提出的問題,不會自己思考答案,就是問媽媽;玩滑梯和小朋友發(fā)生沖突,自己不知怎么面對,就是哭著找媽媽等。
2、愿望沒被家長滿足就發(fā)脾氣、鬧情緒:比如孩子再看電視時,他說要看少兒頻道,他的媽媽只不過慢了一秒鐘的時間,他居然抓起遙控器拼命往電視機上砸去,一邊還撕吼尖叫。
3、把玩具拿出來以后不收拾:其實父母來收拾孩子玩過的玩具或是把飯喂到孩子嘴里也許并不費力,但我們還是要適當給孩子些機會,讓他自己來做這些事情。
4、未經(jīng)允許吃喝玩樂:如果孩子能自己拿零食吃、自己打開電視看,這當然很方便。如果這些活動本應(yīng)由你來控制,而你卻讓孩子完全自由行動時,你就很難讓孩子認識到不同的場合他應(yīng)該遵守不同的規(guī)矩,而且也很難讓孩子明白自由的邊界。
09-07 閱讀全文>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出現(xiàn)一些不好的行為,也就是家長口中的“壞孩子”所做的事,作為家長我們?nèi)舭l(fā)現(xiàn)孩子有壞行為的一定要及時制止并讓孩子進行整改,那么所謂孩子的壞行為有哪些呢?
孩子的壞行為有哪些
1、說謊:用謊言可以獲取某種好處;做錯事怕受到批評、懲罰;受家長不良言行的影響;判斷不準、記憶或表達不清所致。
2、任性:任性是現(xiàn)在獨生子女普遍存在的問題,家長對孩子太過寵溺,甚至是嬌生慣養(yǎng)、百依百順,在幼兒時期缺乏應(yīng)有的教育。
3、自私:自私是一種不良品德,主要是由家長對孩子的過度照顧、過度寵愛、過度遷就使孩子不知不覺加重了自我意識,不考慮他人,逐步形成了自私的習(xí)慣。
4、假裝聽不見父母說話:當你提醒孩子收拾玩具、自己拿水喝、自己洗臉刷牙時,他是不是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仍然像沒聽見一樣呢?如果是,那么父母就一定要引起注意了。
08-26 閱讀全文>
面對孩子自私的行為,家長要及時發(fā)現(xiàn),從心理上重視起來,為孩子引導(dǎo)和糾正。切不可因為孩子年齡小就不當一回事,這樣時間久了,孩子的性格就定型了,以后再想改就很難了。
孩子自私的行為有哪些
1、不懂得分享
如果孩子的性格比較自私,家長一定會發(fā)現(xiàn)孩子是不愿意跟別人分享的。如果平時買回一些孩子比較喜歡吃的東西,自私的孩子會不舍得讓父母吃,甚至是自己直接全部霸占下來。有時候家里去了客人,如果有小朋友,那孩子肯定是不愿意讓小朋友玩自己的玩具的,這就是孩子自私的表現(xiàn)。
2、吃東西專挑好的
如果是買了好吃的東西,孩子總是最先挑選他喜歡吃的,然后自己吃,絲毫沒有“孔融讓梨”的觀念。這樣的做法,多是因為在平時的生活中,大人習(xí)慣把好的東西都留給孩子吃有關(guān),孩子覺得這樣是正常的,形成了習(xí)慣,每一次也就會那么做,這就是孩子自私的行為。
07-21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