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面對孩子自私的行為,家長要及時發現,從心理上重視起來,為孩子引導和糾正。切不可因為孩子年齡小就不當一回事,這樣時間久了,孩子的性格就定型了,以后再想改就很難了。
孩子自私的行為有哪些
1、不懂得分享
如果孩子的性格比較自私,家長一定會發現孩子是不愿意跟別人分享的。如果平時買回一些孩子比較喜歡吃的東西,自私的孩子會不舍得讓父母吃,甚至是自己直接全部霸占下來。有時候家里去了客人,如果有小朋友,那孩子肯定是不愿意讓小朋友玩自己的玩具的,這就是孩子自私的表現。
2、吃東西專挑好的
如果是買了好吃的東西,孩子總是最先挑選他喜歡吃的,然后自己吃,絲毫沒有“孔融讓梨”的觀念。這樣的做法,多是因為在平時的生活中,大人習慣把好的東西都留給孩子吃有關,孩子覺得這樣是正常的,形成了習慣,每一次也就會那么做,這就是孩子自私的行為。
3、總覺得自己沒錯
我們在日常人際交往時,最不喜歡打交道的就是自私的人,當然在孩子的世界也是一樣。孩子自私并不是先天就存在,而是后期家長教育不到位,或是過度溺愛孩子導致。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如果沒有及時正確的指出孩子的錯誤,或是覺得他們只是年齡小不懂事,然后就這樣任其發展下去。長期以往,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永遠都是對的,即便犯錯也不愿意承認和改正,緊接著就會形成自私的性格。
孩子性格自私的原因
1、父母縱容孩子
孩子之所以會變得自私,多半是因為父母縱容的原因。父母總是把好的東西給予自己的孩子,以至于孩子開始漫無目的的索求,他們通常只會為了自己去考慮,全然不顧及別人的感受。畢竟現如今我們總是會把孩子當做掌上明珠,所以小孩的自私父母難辭其咎。
2、周圍的不良影響
孩子自私心理的產生,與其周圍人們的不良影響也有很大關系。例如,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員自私自利,愛貪圖小便宜,或與人共事斤斤計較,過于“小氣”;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員常常叮囑孩子自己的東西不給別人吃,玩具不許別人玩等,而這些,都會助長孩子的自私心理。
孩子極度自私怎么辦
1、平等對待孩子,不要打罵
孩子之所以會在今后的生活過程中出現問題,最重要的是家長的教育不合適,父母的行為對孩子有著深刻的影響,過度的寵溺就會變成一種溺愛。因此,家長要平等的對待孩子,這樣孩子心理上就會變得更加富足,長大以后的性格也就更照顧別人。
2、培養孩子的整體意識,讓孩子知道家是一個整體
現實生活中,貪圖享受的孩子太多太多。他們拿著父母的血汗錢,在外花天酒地,談情說愛,鋪張浪費,絲毫不曾回憶父母為自己提供這樣的經濟條件,付出了多少汗水和精力。因為在他們眼中,永遠只有自己,其他人的感受都與自己無關。為了防止孩子長大后成為這樣的人,建議家長在小時候就要懂得如何培養孩子的整體意識,讓孩子知道家是一個整體。
3、不要強制改正
對于小孩來說,他們的習慣也是一點一點養成的,所以,我們家長應該先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感覺,孩子小氣,對自己的東西很在意,這也沒什么錯的,他們還不太懂得成人的道德觀念。因此,家長應該保障孩子物品的所有權,如果孩子不愿意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家長不要著急,這主要是孩子非常喜歡自己的物品而已,或者可能發生過東西到別人的手里沒拿回來的情況。
4、讓孩子知道后果
給孩子指出他的自私之處,他此時的感受并不能算得上是后果。然而,如果他不能夠改變他的自私,就應該讓他知道這樣的后果會怎樣?!凹热荒悴荒転槟愀绺缰胍幌?,你自己也沒有權利坐沙發了,去找個別的地方坐下來看電視吧?!鄙踔量梢匀∠措娨暤馁Y格。但是,請記住,這種后果僅僅是針對他的自私,僅僅適用于這種情況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