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歲的孩子和四歲的孩子相比,孩子會變得更加的喜歡琢磨,在語言描述上也會更加的完整,同時這個時候孩子的自我意識也變得越來越明顯,那么除此之外,五六歲孩子的心理與行為還有哪些變化呢?
五六歲孩子的心理與行為
1、抽象思維發展
萬丈高樓平地起強調的是基礎和根基的重要性,5歲兒童的思維雖然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但抽象邏輯思維已經明顯地發生了,已經能進行一些更加概括的思維和邏輯抽象的思維活動了,是孩子思維方式打基礎的最佳時期,能影響孩子一生。
2、好學、好穩、好探究
好奇是幼兒的共同特點,但大班幼兒的好奇與小、中班有所不同。小、中班幼兒的好奇心多表現在事物表面的興趣上,看見什么都想去摸摸,去擺弄擺弄。
3、有著自己的態度和方式
對人、對己、對事開始有了相對穩定的態度和行為方式:有的熱情大方,有的膽小害羞,有的活潑,有的文靜,有的自尊心很強,有的有強烈的責任感,有的愛好唱歌跳舞,有的表現出繪畫才能。
五六歲孩子怎么教育
1、注重品質培養
對于五六歲的小孩,比起豐富的各專業知識,更建議家長注重小孩品性、是非觀的塑造。一棵小樹苗在還沒有長成的時候,矯正栽種的角度是比較容易的,家長在小孩的世界觀還沒有塑造成型的時候,先讓小孩懂得大是大非,未來的成長才會受益深遠。
2、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不是高大上的事情,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比如孩子小的時候,幫助媽媽把地上的紙片撿起來。大一點的時候,必須收拾好自己的玩具等等,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但對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責任感是成才的基礎,媽媽要將責任感的培養滲透在家庭教育中,使孩子確立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和高度的責任感。要盡量創造條件,給孩子一種被需要的機會。媽媽不能在孩子面前太能干了,要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讓孩子覺得他有能力做到這一點,他有能力保護媽媽,這也是建立孩子責任感的一種很有效方法。
3、培養孩子的耐性
孩子對一切事物都感興趣,一句話、一張圖片、外界一點點新鮮的刺激都會吸引他的注意力,所以容易形成興趣改變得快、耐性及堅持性差等習慣。一個人要想在事業上獲得成功,不僅需要有聰明才智,還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因此培養孩子克服困難、堅持努力的精神是很重要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