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的孩子是快樂的,也是即將要開啟了上學時期,這時候的孩子已經逐漸萌發了自我意識,但也會有叛逆的情況出現,我們就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特點,還有找到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那么6歲孩子的心理特點和教育方法又有什么呢?
6歲孩子的心理特點和教育方法
1、在語言方面
6歲幼兒量詞的正確使用率顯著高于5歲幼兒,副詞的應用不但更經常也更多樣化、更準確,能恰當地使用“根本”、“簡直”、“大概”、“永遠”等副詞,使語言的感情色彩更鮮明。并且對代詞、助詞的運用比以前更為得當。有些在這一時期的孩子就能夠初步掌握一些簡單的書面言語,開始識字。
2、愛學、好問
好奇心是學前兒童的普遍心理特征,但這時的孩子的好奇好問卻是不滿足于表現性的現象,他們已能注意到一些較深或是相關聯的現象,喜歡追根問底,思維更活躍,有著很強烈的求知欲,好學心。而且孩子的好學好問表現在問各種問題,自發的觀察,動手嘗試,拆卸、探究等活動來越多。
3、個性初步形成
這時期的孩子開始出現相對穩定的興趣,如愛玩積木、愛玩足球、愛畫畫等。而且孩子的榮譽感、自卑感、羞愧感、嫉妒心、好強心等都比以前年齡更加明顯、更加顯露,不同的孩子也有所不同,在群體中怎樣擺正自己、怎樣估計自己、怎樣對待自己等等,都已經有了初步的傾向。
6歲孩子的教育方法
1、要讓孩子感受到愛
愛是需要通過家長的陪伴,你的擁抱,你的不缺席,用言語表達,讓孩子知道你是愛他的,關心他的,你有她的。沒有做的,沒有說出來的,這都不算。因為這些孩子根本體會不到。若你真的愛孩子,那還請父母不要在孩子6歲之前缺席。
2、要讓孩子學會獨立
以后的人生是孩子的,不可能替孩子包辦一切,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還是有自己的想法和選擇,因此只要讓孩子學會獨立,如何得知道如何的去處理問題、解決問題,才能讓孩子以后的人生更加的有保障。孩子慢慢的明白,很多事情都需要靠自己的。
3、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孩子有自己的主見是好事,在不涉及原則性的問題上,家長應盡可能給孩子更多自由,允許孩子自己做決定,或是與孩子一起協商討論。遇到涉及原則性問題,必須要在某些方面約束、限制孩子時,我們要盡可能地向孩子說明理由,而不是粗暴地強迫孩子遵守。
4、鼓勵孩子和同齡人一起玩耍
有的孩子就是獨生子女,家里的寶貝沒有兄弟姐妹,家長就可以帶孩子去朋友家里結識更多的伙伴。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會學到怎樣與人相處,尤其是學會如何與他人合作。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應首先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再適時地加以引導,培養孩子獨立思考靠問題的能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