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孩子出現打人的行為是無意的,父母要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他處理事情,表達自己的情緒。兩歲的孩子愛動手,如果家長不及時制止,將會讓他養成暴力的性格,在和同齡小伙伴相處時總是推推搡搡,讓小朋友不愿意再和他一起玩耍。
兩歲的孩子愛動手怎么回事
原因一:大腦沒有發育成熟,因為兩歲的孩子大腦沒有發育成熟,語言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限,嘴上說不清楚就用肢體動作來表達。這個時候我們要多采用“共情”的方式,替孩子把情緒用語言表達出來,幫助他理性思考,知道問題所在,用什么方式表達更合適。
原因二:缺乏安全感。有的時候兩歲的孩子愛動手是因為內心缺乏安全感,或者是受到大人的冷落而采取極端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孩子打人也有可能是受到大人行為的影響,如果孩子犯了錯,大人采取打孩子的方式來解決,那下一次孩子也可能采取相同的方式對待比他弱的孩子。
原因三:孩子有控制欲。兩歲的孩子具有很強的控制欲,他甚至會覺得全世界都是他的,不想讓別人進入到他所在的范圍之內。更何況如果是他自己的東西,更不想讓別人摸一下。我們不能強制性的要求兩歲多的孩子去跟同伴分享他們喜歡的玩具,要多采用鼓勵性的語言,鼓勵孩子從互換玩具到共同玩玩具過渡。
原因四:缺乏行為的約束。當孩子出現攻擊別人的行為時,父母只是一味的袒護,這么小的孩子是分不清是非的,他們的行為完全憑借自己的主觀意識,所以這時父母要出來約束孩子的行為,而不是以為孩子小,就放任他去動手,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當他的行為缺乏管束時就會隨意打別人。
兩歲的孩子愛動手怎么教育
第一、教會孩子恰當的表達方式
當寶寶做出拍打動作的時候,不管寶寶是在跟人打招呼,還是在表達某種情緒,或是想要引起別人注意,媽媽都要迅速制止他。比如,當寶寶拍打別的寶寶的時候,媽媽要迅速截住寶寶的手,然后改變動作,對他說:“寶寶想要給小伙伴打招呼呀,這樣打招呼,握個手吧!”這樣寶寶就會懂得跟人打招呼時要用握手的方式。
第二、關心陪伴孩子
預防孩子有攻擊性行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孩子的幼兒期和學前期,給他提供穩定,安全的家庭生活。穩定的,充滿愛的關心和陪伴,會極大的滿足孩子的安全感,從而改善他遇到問題的時候所爆發出來的肢體語言。
第三、家長要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家長的管教方式會影響孩子的行為,要想教會孩子如何控制言行,首先自己要學會控制情緒,做好表率。當孩子出現你認為不應該的行為時,最好淡化處理,這個行為逐漸也會在孩子的意識中淡化。如果家長總是強調“不許打人啊”,“不許這樣”,反而會起到強化的作用,加深了孩子對這個行為的記憶。
家長如何陪伴兩歲的孩子
孩子睡覺前父母可以給他們講故事,讓孩子安靜下來,也更好的睡覺。多聽故事對孩子成長有很大幫助,孩子更聽話懂事,也能培養孩子對書的興趣,以后會自己愛上看書。
給孩子聽唐詩和音樂,這個年齡段孩子學東西特別快,在他玩玩具的時間里放故事或者唐詩給他聽,不要刻意去他教他,多聽幾次,孩子很快就會背出來,英語也可能多啟蒙一些。
把學這些東西帶到生活當中去,比如爬樓梯可以叫寶寶數數,去超市帶孩子認識水果和蔬菜,還可以買一些圖紙回來給寶寶看。現在的孩子很聰明,玩多幾次就能學到很多東西,一定要記得多表揚寶寶。
多讓孩子幫忙做家務,平時多讓孩子參與到家務里來,家長們可以讓幼兒吃完飯后自己把碗筷放入洗碗池,嘗試著用抹布擦桌子,也可以讓幼兒去澆花。在幼兒完成任務后,父母一定要給予其鼓勵和表揚,這樣有利于幼兒形成助人為樂的好習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