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發現兩歲左右的孩子非常叛逆,簡直就是家里的“小霸王”,不服管教,一言不合就大吵大鬧,這讓父母忍不住的訓斥他,爆發自己的情緒。此時的孩子進入了逆反期,所以總是明知故犯,家長在煩惱的同時也要找到合適的溝通方法。
兩歲左右的孩子進入逆反期怎么辦
第一、對孩子多點耐心
兩歲的孩子可能在探索的過程中,會損壞物品或者傷害到自己,我們也要有點耐心,給他包容,讓他在探索中實踐學習,讓他自己去得到結果。對孩子有點耐心,他的能力可能會超乎你的想象,孩子不僅得到了滿足,對他的智力發育、邏輯思維很有好處。
第二、引導孩子表達自己
不引導孩子他很難有較好的表達能力,平常可以多和孩子互動,玩游戲,讀繪本,讓孩子用簡單的語言表達所看到的,在互動中讓孩子學習,在互動中了解孩子的情況,引導孩子表達自己,而不是用“哭”用“指”的形式來讓家長猜。兩歲左右的孩子進入逆反期,其實是思想上的第一次成長,這個階段對孩子習性培養尤為重要。
第三、給予多嘗試的機會
2歲的寶寶會喜歡進行各種種樣的嘗試,雖然有些會做不到,有些還可能會有不安全的因素存在。但在父母眼及的范圍內可以給予更多嘗試的機會,失敗后可能會沮喪,父母可以給與適當的鼓勵和指導,讓孩子的自我意識往更多好的方面去發展,更愿意接受父母的幫助,也不是一味地說不。
第四、理解孩子
兩歲左右的孩子一般心智都沒有發育成熟,所要所求都是一些不重要的小東西,其實只要不是太過分的,父母都可以盡量去滿足孩子,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是愛自己的。
如果是和其他小朋友吵架的事情,那父母也不應該不給孩子“面子”,在外不分青紅皂白就責怪自己的孩子,在搞清楚的情況下,給孩子一個臺階下,回到家中再和孩子好好談談這件事,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以及一些道理,只要理解相信孩子是愿意聽話的。
兩歲孩子進入逆反期的表現
表現一:蠻不講理。這個時期很難和孩子講道理,他也比較自私。孩子可能無法判斷哪種行為是好還是壞,但他知道自己得到了就滿足了,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
表現二:不聽家長的話。雖然兩歲的寶寶語言能力有限,但他還是能聽懂。可孩子就是不聽,只管做自己的,甚至還對著媽媽“吼”,脾氣不好的家長可能已經要打屁股了。家長給他一點時間,用自己的猜想來問他“是不是”,來確定孩子的想法,才能有效的幫助孩子,那時孩子也就沒那么多的負面情緒了。
表現三:一不稱心就又哭又鬧。因為與寶寶溝通上存在問題,家長意會錯孩子的意見,孩子就會出現發脾氣的現象。脾氣暴躁的家長可能最直接的辦法是吼孩子幾句,讓孩子安靜下來。這種辦法并不可取,只會嚇怕了寶寶,讓他以后的性格變得懦弱。
兩歲孩子打人怎么教育
教會孩子恰當的表達方式。當寶寶做出拍打動作的時候,不管寶寶實在跟人打招呼,還是在表達某種情緒,或是想要引起別人注意,媽媽都要迅速制止他。
比如,當寶寶拍打別的寶寶的時候,媽媽要迅速截住寶寶的手,然后改變動作,對他說:“寶寶想要給小伙伴打招呼呀,這樣打招呼,握個手吧!”這樣,寶寶就會懂得跟人打招呼時要用握手的方式。
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爸爸媽媽平時要多多引導孩子做換位思考,比如如果你是他的話,被別人欺負了,你會怎么想?以及沖突解決思考:他打小朋友,你覺得他做得好不好?你覺得他可以怎么做,小朋友會更喜歡和他一起玩?平時常帶孩子做“換位思考”練習,鼓勵孩子去關注別人的心情跟想法,兩歲左右的孩子就能擁有更好的人際相處能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