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孩子的人格特點已經基本上形成了,開始有了自己的小脾氣,在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滿足時,或者是行為受到限制時,孩子也會開始發脾氣,那么四歲孩子心理特點是什么呢?家長該怎么教育孩子呢?
四歲孩子心理特點是什么
1、情緒改變
四歲左右的孩子認知性會增強,對世界的觀念會發生變化,形成了自己處事的態度和方法,形成初步的社會規則和價值觀,情緒上也更會表達,如果遇見不開心的事情,也會通過發脾氣、哭泣等情緒表達。
2、追求完美和秩序
部分孩子在4歲以后,會更懂得保護自己的權益不受侵犯,懂得和不同的人保持距離,對不喜歡的事物會說不。對于劃分在自己領域內的物品,有著強烈的支配欲望,在受到別人的干擾時,會變得不安、煩躁、哭鬧。
3、行為上應注意之點
由于豐富的想象力,對事實與虛構分不清。因此別以為他是存心說謊的壞孩子,假如處理不當,會因為傷其自尊心而引起自卑的心理特點。
成人應了解其心理現象,別加上莫須有之罪名,應耐心地解釋及提醒,到4歲半以后這種真實與虛構分不清的現象慢慢消失,不再認為自己是一個飛人、一只怪獸,電視上的真假動作亦慢慢學習把真實和虛構分開。
四歲孩子家長怎么教育
1、孩子耐心培養
培養4歲孩子的耐心,媽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媽媽特別的需要和信任,所以媽媽要用行動告訴孩子怎樣建立耐心。
比如:孩子在家中玩玩具扔了一地,然后甩手就要求出去玩。這時,媽媽就要告訴孩子,等你把玩具全部收拾好了,才能出去玩。然后媽媽要給孩子做一個示范,告訴孩子怎樣收拾自己的玩具,放在什么地方,怎樣歸類擺放等等。第一次媽媽陪孩子一起做,這就是培養孩子的耐心的一個過程。
2、多鼓勵,少懲罰
正面強化教育總比做錯事后批評懲罰效果要好。不少數據證明,鼓勵可以促進寶寶專心學習、保持良好習慣的最有效的措施。孩子的言語和行為受到成人的贊揚,便會成為一種動力,成為他們今后自覺的行動。
處罰孩子會帶來不少消極情緒,也會使孩子和父母對立,并且大大地挫傷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進心,阻礙他們求知欲的發展。
3、懲罰孩子的時間要短
當孩子犯錯時,對于這個階段孩子的懲罰時間不能過長,否則會導致一些負面影響的,比如孩子總是往地下隨便扔果皮紙屑,家長為了懲罰孩子,就讓他掃地、拖地,注意打掃幾分鐘就可以了,不要時間太長,否則會讓孩子感覺沒有信心,缺乏對家長的理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