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要減少關注、調整期望。越是臨近期末考試,很多家長越是對孩子的成績抱有“高期待”。家長噓寒問暖、關心孩子原本沒有問題。但有些家長干脆完全待在家里,給孩子做飯、陪孩子學習,時不時地在旁邊指指點點。這樣做不是“關心”,反而會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除非是孩子明確提出自己需要父母陪伴,否則家長就沒必要因為考試打破原有的生活節奏。
孩子臨近期末考試了狀態差怎么辦?
第一步、接納孩子的負性情緒,傾聽心聲
在慢性的壓力下,孩子會釋放出很多負性的情緒和消極的想法,如果他們表達了這些想法,家長要理解這些想法可能是在考試壓力緊張的情緒下釋放出來的。同時家長要對孩子抱有接納之心,只有無條件接納孩子,孩子才能輕裝上陣,專注在學習本身,以更加平穩的狀態,去應對考試的緊張。
第二步、考慮孩子實際情況,適當降低期望
每一位家長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期末考試取得好成績,這是正常的心理期待,但如果家長的期望值過高,超過了孩子努力所能達到的最高限度,不僅會給孩子額外制造壓力,也會讓自己十分焦慮,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我們需要做的,應該鼓勵孩子,讓孩子對自己有客觀的評估,對未來有明確的期待,這樣孩子才能發展出自己的動力,去努力,去應對挫折。
第三步、營造輕松、安靜的家庭氛圍
家長們要避免向孩子灌輸“你這次考試一定要如何如何”,你可要為爸媽爭口氣,“你可要好好復習啊!”等等思想。這種語言是我們急于把自己的焦慮轉嫁給孩子的表現。如果家長朋友們覺察到自己的情緒比較焦慮,很可能爆發,那就應采用一些疏解的方式,例如體育鍛煉、與要好的朋友聊天、陪伴愛人散心等方式,把情緒發泄出來,盡量不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自己的焦慮、暴躁等不良情緒。
第四步、專注過程,看輕結果
如果孩子們因復習考試而焦慮不堪,并向我們求助時,我們需要安撫他們,讓他們明白,成績如何并不重要,享受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才是最重要的。一旦孩子們把焦點轉移到了學習內容和學習動力上,負面情緒對能量的消耗就會減少,而如果我們只把焦點放在成績上,我們就相當于向孩子傳遞了這樣的信號:唯有結果才有意義,成績好我才能愛你。這對孩子無疑是巨大的壓力和刺激。
第五步、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
營養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物質基礎,備考期間,由于生活和學習節奏較快,孩子的大腦活動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因此,大腦對氧氣和某些營養物質的需求比平時增多,這個時候,家長要注意安排好孩子的飲食營養,保證孩子有一個最佳的身體狀況去迎接期末考試。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