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懶惰不愛思考怎么辦?作為家長我認為首先我們要培養孩子的學習樂趣,孩子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會全身心的投入,其次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因此父母要以自己的行為感染孩子,經常提些問題引導他,激發他的學習欲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有耐心,循序漸進地一步一步地去培養,最后如果孩子有一點進步一定多加表揚,這樣孩子就會慢慢有讀書動腦的習慣了。
孩子懶惰不愛思考怎么辦?
一、及時回應孩子的求助。
不論孩子提出什么問題,你都要及時回應孩子的問題,讓孩子感受到爸媽的支持和鼓勵,這會增加孩子解決問題的信心。
從生理上講,3歲左右的孩子是好問期,對周圍的一切都很好奇,經常問這問那,腦子里好像裝著十萬個為什么。有的問題在我們大人看來毫無邏輯,甚至感覺很無聊、很荒唐,但是這就是孩子大腦里的世界,問問題也是孩子獨立思考的起點。
遇到這樣的情況,你要耐心地回答孩子的問題,并和孩子一起討論。如果積極回應了孩子的問題,會讓孩子得到滿足和自信,孩子就會有更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也都是孩子獨立思考的結果。
二、不要替孩子直接解決問題。
當孩子說媽媽來,爸爸來,我不會」時,你要非常平靜地蹲下來,微笑地看著孩子說你想怎么做呀?我們一起可以嗎?
說完后自己不要動手,讓孩子來操作,你的提問就是希望孩子自己操作,如果孩子還不動手,你可以嘗試做一下,并問孩子是這樣嗎?你也試試?孩子每操作一步,你都要給予鼓勵,并說你怎么想到這樣做的,我怎么沒有想到呢?在整個操作的過程中,通過反復地提問激發孩子做事的興趣,引導孩子自己思考問題,也會讓孩子專注到做事情上來。
三、有效的提問能激發孩子思考。
在第二步中,我們說到要反復提問。因為孩子會為了找到問題的答案不斷思考,使孩子的大腦經常處于活躍狀態,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
1、當孩子想說說不出來或表達不準確的時候,最多你可以給一些提示,但不要替孩子直接說出答案。
要給孩子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孩子自己整合語言,思考該如何表達。這樣不僅利于孩子思考,也能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一舉兩得。
2、多提開放性的問題,如你覺得怎么樣?這也會激發孩子的思考。
不要使用封閉式提問,比如是不是這樣的問題,孩子只能回答是或不是。
對于孩子來說,獨立思考能力的發展并不一定要用非常嚴謹的案例或者科學實驗來培養,生活中看似不經意的活動都會啟發孩子的思考,讓孩子勇于突破常規的想法,激發孩子的創新意識。
四、給孩子獨立的時間和空間。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孩子對一個問題不停追問的較真樣子,感覺很可笑,還有些煩人,其實這就是孩子獨立思考的過程,你要給孩子時間和空間,當孩子沒有求助的時候,不要打擾孩子,做到關注但不打擾。
即便孩子的想法在大人看起來很好笑,你也要給予鼓勵,對孩子的創意表現出好奇和贊嘆。同時可以讓孩子說說自己的想法,在講述的過程中讓孩子重新梳理自己的思考邏輯。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