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17歲的孩子不愛說話是為什么?很多父母不明白,為什么孩子不愛說話,甚至不怎么和家長談心聊天。這讓想知道孩子在學校發生什么事情的他們內心充滿了好奇和焦慮。其實孩子不愛說話,往往是因為家長和孩子之間溝通出現了問題。
17歲的孩子不愛說話是為什么
1.父母說得太多。
心理學研究早已表明,人類大腦能短時記憶的信息非常少,大概也就30秒,相當于2-3句話。如果在一段話里表達了太多的意思,會讓孩子陷入迷惑。
如果這段話還是負面的、令人焦慮的基調時,孩子就更無措了。把要表達的意思分成幾段,每段話里讓孩子自己做選擇,而不是一下子把所有的問題都堆在孩子面前。
2.嘮叨和不斷指責。
每天早上,都是父母覺得一切都失控了的時候。孩子睡眼惺忪,磨磨唧唧,父母總是心里一包火。嘮叨和不斷地指責,是父母的正常反應,卻也在訓練孩子無視父母。因為孩子知道,嘮叨完這個問題,還有下一個問題。
父母為孩子承擔了太多的職責,無法信任孩子自己可以管理好自己,這會讓孩子變得退縮、消極。父母需要向孩子傳遞清晰的期望和可能的結果,讓孩子自己理解自己行為的后果。
3.利用內疚感和羞恥感讓孩子屈服。
父母傳達了許多負能量。盡管我們都能理解父母的這種情緒,但是我們要了解,孩子的共情能力是需要逐步培養的,他們沒有辦法一下子就站在我們的角度想問題。這個時候,給孩子貼上標簽(“腦子不好使”)會讓孩子內化這個標簽,從而讓自己產生內疚感和羞恥感。之后孩子自然而然不愛說話了。
4.對孩子的話缺乏傾聽和尊重。
父母是希望孩子能對自己講的話表示理解和尊重,但是很多父母,卻從未向孩子示范過,該如何在對話中尊重對方。當孩子跟父母講話時,父母的反饋可以教會孩子對人尊重的價值觀和具體的溝通技巧。
父母的眼神、說話時的表情、語音語調、用詞,都會讓敏感的孩子覺察到父母到有沒有在乎自己。父母讓孩子不要打擾自己,就是告訴孩子,對孩子來說重要的事,對父母來說并不重要。這會讓孩子覺得孤獨、受挫、覺得自己不夠好。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