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何引導孩子與人溝通?面對不愛說話、性格內向的孩子,家長千萬不要逼迫孩子去跟別人說話,而是應該先找到原因,是性格原因,還是家庭環境因素,然后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其實在孩子成長階段,父母的榜樣作用關系特別大,作為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如何交朋友,比如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拿幾個小玩具,孩子自己玩的時候,會吸引其他善于社交的小朋友過來圍觀,孩子自然而然就會交到朋友了,也會慢慢的學會與其他孩子溝通。
如何引導孩子與人溝通?
1、父母以身作則,做好榜樣。比如,每次我和孩子出門,電梯里遇到鄰居,我都會先打招呼:“您好,早上好!”出小區會和門衛打招呼:“叔叔,早上好!”然后會提醒孩子:“大家都喜歡有禮貌的小朋友噢,你也可以和爸爸一樣。”
后來有一次他在我主動打招呼后也開口,大家也熱情地回應他,小家伙開心極了,悄悄對我說:“爸爸,以后你先打招呼,我再招呼,可以嗎?”如今,我家小孩已經不用我再提醒,每次見到陌生人,都會主動問好。
2、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強迫孩子。這種情況表明,孩子不再需要依靠別人的評價來獲得自信。如果一個孩子被迫表現自己,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要么會在“逼迫”中感到委屈,要么會因為害怕產生負面情緒而變得特別叛逆。
3、耐心和孩子談論與別人交流的意義。對于大一點的孩子,他已經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父母不應該強迫孩子,而應該用開放的心態和他談談與別人交流的意義。讓孩子明白,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為了彼此能更了解,有利于增進感情,找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4、教會孩子自我表達的能力。有時,孩子是想與其他孩子交流的,卻發現不知道用怎樣的語言來恰當地表達他們的想法。這時候,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輕松的語言環境,當孩子想與父母說話的時候,無論你多忙或者他的問題有多幼稚,都要認真傾聽,并認真回答。
5、多多鼓勵孩子,給他充足的時間做準備。對于內向、害羞的孩子來說,父母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他交談,讓他習慣與他人交往。在帶孩子去和其他孩子玩之前,不要催促孩子記住向他人打招呼或其他什么。這樣有可能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還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如果孩子不想在離開時說再見,你可以這樣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你還沒準備好說再見,對吧?那我們下次再說。這會緩解孩子的緊張情緒。
6、關心、鼓勵、支持孩子的每一次成長。當孩子在與人交往中出現社交恐懼時,家長以鼓勵和關心為主,幫孩子一起去克服。比如:每次孩子不敢問小朋友名字時,父母可以帶著他幫他詢問,然后再引導孩子自我介紹。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