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一些父母看來,孩子就像個麻煩制造者,而父母則像是警察,整天處于警備狀態,隨時預備告訴孩子,這個不能做,那個不可以。偏偏父母越是圍追堵截,孩子越要突破底線,甚至做出一些離經叛道的事情來,還一波接一波,讓人沒有喘息之機,那么媽媽如何與孩子溝通才能讓他們聽話呢?
媽媽如何與孩子溝通才能讓他們聽話?
一、身教重于言教,是與孩子有效溝通的基礎。
家長孝敬老人,孩子才可能孝敬你,自己面對挫折時充滿自信,孩子才可能面對挫折不斷追求。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所以家長的人格力量也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因素。
二、尊重、信任孩子,是與孩子有效溝通的前提。
尊重、信任孩子,意味著愛護他們善良美好的心靈,意味著一種涵養和寬容待人的品格。尊重、信任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對學習時間的安排,不要過多的干涉孩子的課余時間,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孩子的隨筆、日記、信件未經孩子允許不要隨便翻看;尊重孩子興趣,積極鼓勵孩子發展個性特長;尊重孩子的正當交往需要,包括與異性同學交往的需要。
家長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千萬不能唯我獨尊,不能要求孩子唯命是從,而更多的應是“不當裁判當顧問,多提建議少命令”。
三、學會欣賞、鼓勵,是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潤滑劑。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別人的承認與肯定,沒有哪個孩子愿意生活在一個充滿否定的世界里,“稱贊和鼓勵對人類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它,我們就無法成長開花”,家長絕不能對孩子說這樣的話“你還不如某某家的孩子”,這將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極大的傷害,孩子會覺得:“連我最近的父母都瞧不起我,我還有什么希望!”
因此,父母想與孩子有效溝通,就得學會欣賞孩子、鼓勵孩子。
四、善于傾聽、發現,是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橋梁。
成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碰到開心的事情,找幾個朋友聚一聚,慶賀一下,會覺得更加快樂;不順心時,找個知心朋友聊一聊,心里也就舒坦了,這說明一個道理:人都有傾訴需求。這個道理同樣體現在家長與孩子之間,注意傾聽孩子講話,即使是自己不感興趣的話題也要耐心聽。
善于傾聽,不但要努力聽進去,而且還要思考,注意發現孩子講話中的閃光點或者孩子的困惑、煩惱。閃光點要及時肯定、強化,困惑和煩惱就要積極引導,并及時化解。
五、尋找共同語言,是與孩子有效溝通的催化劑。
父母要想理解孩子,在年齡距離無法改變的情況下,應該努力縮短兩代人之間的心靈距離,與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活動,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這樣兩代人之間才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溝通才會變得更加順暢有效。
妥善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抽出更多的時間與孩子在一起:和孩子一起參加體育鍛煉;陪孩子逛逛書店,和孩子一起欣賞經典影片或有益的電視節目;等等。要在共同的活動中找到共同的話題,進行討論交流。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