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親情關系,充滿了太多的悲情與犧牲,而沒有對應的情感溝通。父母犧牲了自己,不愿意跟孩子說,放棄溝通。一旦孩子不聽話,他們想到自己的犧牲,覺得自己更理直氣壯,覺得自己肯定占領的道德的高地。孩子都在等父母的道歉,父母都在等孩子的感恩。孩子不愿意和媽媽溝通該怎么辦呢?
孩子不愿和媽媽溝通:
1.關于孩子的事情,最好和孩子商量之后再做決定。
喜歡與孩子協商的父母是民主的父母。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孩子漸漸養成了民主協商的習慣,父母凡事和孩子商量,孩子就會愿意主動與父母進行溝通,這樣形成的親子關系是非常令人羨慕的。
2.多拿出點時間陪孩子。
最新的研究表明,父母陪伴對嬰幼兒將來的成長和發育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但是這和陪伴寶寶的時間長短無關,而是主要與親子間的互動及相處時間的質量有著密切關系。我們應該趁孩子還小的時候,多陪陪他,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孩子的未來才會更加自信。
3.選擇合適的談話時機。
出去玩的時候,孩子在開心的時候,愿意跟父母敞開心扉交流,那時候,父母給孩子的感覺就像哥們一樣。所以,做父母的應該尊重孩子,平時多抽出一些時間陪陪孩子,輕松愉快的環境,溝通自然就順暢了。
4.學會傾聽。
傾聽不是說家長閉著嘴巴、坐在那里光聽就好了,最好的傾聽是要有互動,哪怕你一個肯定的眼神,孩子才會有興趣和你聊下去。
5.適當示弱。
家長和孩子的溝通過程中要提醒自己:親子關系是第一位的。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比較敏感,家長在溝通中應該訓練自己的覺察能力。感受到關系緊張時要收斂并且想辦法修復,青春期的孩子情緒爆發時,不能硬來,家長可以適度示弱并進行安撫,等孩子情緒緩和了,再繼續討論有爭議的話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