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厭學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如學習壓力過大、學習內容單調無趣、學習方法不當等等,我們需要針對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在引導孩子克服厭學情緒時,家長可以采取多種方式,例如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尋找并解決問題;幫助孩子尋找學習的興趣點,增強其學習的動力;調整孩子的學習方法,幫助其提高學習效果等等。
六年級孩子不想上學怎么辦家長怎么開導
1、家長不應過分重視孩子的學業成績。每個家長都應該用共同的心去看待孩子的成就,家長首先不能罵他們,其次,應該鼓勵他們,幫助他們分析成績差的原因,幫助他們找到正確學習方式,并告訴他們,“只要學習一直在進步,結果是次要的。”
2、家長要重視學習。父母在要求孩子認真努力好好學習的同時,自己也應該要以身作則,重視學習。只有這樣,孩子才會認為覺得學習是一件重要而且莊嚴的事情,對于學習也不會馬馬虎虎。所以,家長在平時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3、注重陪伴。有的孩子不想上學,可能與父母長期忙于工作忽略孩子的成長有關,這時不僅父母需要作出反思,抽時間陪伴孩子,而且在陪伴中找到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增加親子活動改善親子關系,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家庭氛圍中健康快樂成長。
究竟什么原因導致孩子厭學
1、沒有滿足感
一部分孩子呈現厭學的心情,是因為在學習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獲得的成果卻不盡善盡美,在他們內心中以為:自己即便付出了,也沒有任何的效果,沒有任何滿足感,天然會對學習帶著厭煩的心情。
2、學不會
有一部分學生厭學,是因為花費很大的力氣,卻依然學不會,這類學生的感知才能是比較弱的,對待新事物的接受才能也比較差,往往需求花費更多的時刻。、
一旦教學進度過快時,他們就會出現跟不上的情況,假如不能得到更多的重視,他們很或許會落后,因此,對學習也會非常抵觸。
3、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
孩子每天上學,每天的學習就是必須完成的使命。這些學習內容單調,重復。時刻長了,孩子對學習內容沒有新鮮感,底子提不起愛好,只是每天在家長的催促和監督下學習、寫作業。學習讓孩子感觸不到趣味,完全是一種負擔。
如何培養孩子在學業上的成就感呢
1、父母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不提過高的要求
很多孩子之所以對學習有恐懼感,大多是源于父母過高的期望。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本沒錯,但有些時候,父母逼迫太多,會慢慢讓孩子喪失對學習的興趣,一旦孩子某次考試沒考好,孩子就容易自暴自棄,產生厭學心理。
2、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引導和幫助孩子在學習上獲得成就感
成就感實際上是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是人們實現自我價值,得到認可的心。當孩子在學習上取得了某種成功,得到了認可表揚,就會產生滿足感,使學習速度加快,效率提高,并且自覺性也會明顯增強,這些都會促使孩子再次獲得成功。
怎樣幫助孩子獲得學習上的成就感呢?
(1)先從小目標著手,繼而引導他樹立學習的目標。
孩子最需要的是得到父母的肯定。可以試著給孩子一個小目標,比如作業完成、按時上下課,讓孩子嘗到學習的一點甜頭,到后來再慢慢把目標往上調。
(2)多創設條件讓孩子獲得“成就”
可以從孩子的其他方面著手,比如孩子很愛好體育或者文藝,父母可以在這方面給他們多一點鼓勵,讓他們在生活中獲得成就感,從而樹立自信心。
(3)對孩子的每一次進步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
每當孩子在學習上取得一些進步時,父母要及時進行鼓勵和表揚,讓孩子自己和自己比較,而不是盲目與其他人比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