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七歲的孩子不聽話是不能打的,打孩子只能傷害孩子,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孩子不聽話不要著急,這個年齡的孩子畢竟性格等合方面都沒形成,所以不聽話家長要多些耐心,循循善誘,多引導少教育孩子,以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引導孩子。
7歲孩子屢教不改能打嗎
打只有0次和無數次的區別,當你為了“有效”而選擇打的時候,日后必然會為了“方便快捷”而打。用簡單的打去代替復雜的教育,是不能達到教育目的的。
那么,孩子犯錯了該如何正確對待呢?
一:孩子犯錯后,要看錯誤的大小,小錯誤和大錯誤要區分對待。不管什么錯誤暴打一頓或是視而不見都是不對的,一味的打罵孩子只能扭曲孩子的心理健康,會造就將來性格心理的不正常。一味的嬌慣縱容也是覺得不行的,會讓孩子有無法無天的心理,將來很可能會闖下更大的禍事,古人云慣子如殺子。
二:比如說孩子說臟話了,那么此時家長要以很嚴肅的表情告訴孩子:“寶貝,不可以說臟話,這是不好的,以后不可以這樣知道嗎?不然小朋友們都不和你玩了,大家誰都不喜歡說臟話的孩子知道嗎?”這是軟中有硬的教育方式,既能有效的讓孩子分清對錯也不會給孩子留下心理傷害。
三:一些小行為的錯誤家長都可以采取以上方式來教育孩子,表情一定要嚴肅但不可是憤怒,不然會嚇到孩子的。別看孩子小他們是完全可以明白父母的意思的,從點滴的小事上建立孩子的是非觀念,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形成一個有自我約束的乖巧懂事的寶貝。
四:如果以上方法對孩子不管用怎么辦?如果是在晚飯前,那就告訴孩子:“寶貝,你今天犯錯了還頂嘴,為了讓你知道犯錯的后果所以晚飯不許吃了?!贝藭r的表情一定要隨和,要讓孩子感到你們不是不愛他而不讓他吃飯,只是因為他真的犯錯了的懲罰。晚飯后問問孩子是否知錯,孩子如果知錯了那么趕快讓孩子吃飯吧。
五:如果孩子的錯誤犯的很嚴重,比如搶小朋友的東西,有攻擊等行為。那么果斷的讓孩子面壁罰站,不打不罵讓孩子自己反省。面壁罰站能讓一個活潑好動的孩子很快的冷靜下來,罰站的過程中也一定會想明白為什么會被罰站的。
六:切記對孩子不可以打個巴掌給個甜棗吃,如果在懲罰完孩子又心疼的去百般撫愛,這會讓孩子覺得犯錯沒什么,反正也沒打我懲罰完了比平時對我還好,這樣不但使孩子對犯錯沒什么好擔心的反而在孩子想得到疼愛時還會去故意犯錯的!
孩子跟父母頂嘴怎么教育
1、不要過分溺愛。
家長和老人家在孩子面前要有原則,不能過分遷就孩子。家教行為要統一,不可一個寵愛,一個嚴管,這樣孩子也就會找寵愛他的那個作為擋箭牌,反倒兩個大人雙方意見不一而發生矛盾。當孩子出現頂嘴胡鬧時,大家都應該不要理睬他,讓他冷靜下來后,再給他教育。
2、不要針尖對麥芒。
當孩子頂嘴時,家長只會火氣大起來,大聲地跟小孩針尖對麥芒地干起來。這樣只會讓孩子頂嘴更厲害。所以,孩子情緒激動發生胡鬧時,家長一定要冷靜下來,耐心地引導孩子,幫忙孩子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3、樹立好榜樣。
孩子其實就是大人的一面鏡子,大人做什么孩子就喜歡模范。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吵,尊重長輩,處事平和。也可以跟孩子講一些相關待人處事的故事,用正面的故事人物來教導孩子。
如何教育出一個懂事的孩子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與孩子發生言語上的沖突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作為父母,我們要有意識教給孩子以下幾點:
1、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但不是強辭奪理
如果一個孩子在父母面前都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那么他走出家庭也有很大可能不敢表達自己。父母應該為孩子營造一個寬松的氛圍,讓孩子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用平等而非強勢的態度與孩子交流和溝通,哪怕意義不統一,也能友好溝通,這樣孩子才能學會有自己的思維和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2、當自己的觀點有誤時,勇于承認錯誤
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父母的觀點也有錯誤的可能,此時我們不能帶著父母的“尊嚴”而拒不承認,而應該勇于承認自己的觀點有誤,這樣才能教給孩子勇于面對錯誤,學會錯誤是最好的學習機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