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沉迷網絡游戲,作為家長一定不能打罵孩子,要冷靜處理跟孩子多溝通,慢慢引導讓孩子可以把游戲當成生活的調味料,也要多鼓勵孩子培養其他的興趣愛好,逐步減少玩游戲時間。我相信只要方式方法得當孩子會改變的。
孩子沉迷于網絡游戲家長該怎么辦
1、協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
假如咱們想讓咱們的孩子遠離游戲成癮的漩渦,咱們有必要協助他們找到他們更感興趣的東西。作為爸爸媽媽,咱們需要明確:孩子對任何工作上癮都是因為孩子對其他工作缺少興趣。對此,咱們應該協助孩子在游戲上癮之前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
2、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約束時刻,必定要和孩子商議后再定時刻,比方周末答應玩2小時,這個時刻等于看書時刻,家長不要打擾。同時,家長要對游戲有正確的認識,認識到玩游戲并不滿是壞事,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抵抗。有條件的家長能夠陪孩子一同玩,既能夠控制游戲的時間和質量,又能夠增進感情,放松心情。
3、更多的戶外活動
更多的戶外活動也是為了減少孩子的上網時間,美麗的河山每個孩子都會喜愛的,尤其是假期,家長們放假了,必定要記得帶孩子出去走走,孩子們在家放假,不免想玩網游,所以要多干預。
孩子為什么喜歡玩游戲
1、缺失父母陪伴,或家庭關系不和諧
父母都忙于工作,忙于生計,或忙于刷抖音,忙于追劇,什么都忙,就是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有的父母委屈:“我管他吃,管他喝,給他買衣服,接送他上學,天天圍著他,這還不夠?”
不夠!
也許對于小嬰兒來說,貼身照顧就可以了;但是隨著孩子越來越大,思想意識越來越強,他需要的就不再是單純的吃喝照顧,還有精神上的支持和陪伴。
2、缺失價值感
一個孩子,若是在學校學習成績不好,不受老師和同學們歡迎;回到家里,又不被父母待見。那么,這個孩子的價值感就是極度缺乏的。他在周圍的人眼中,看不到一絲一毫的鼓勵、認可與贊揚。
如果他再性格內向,不善表達,無法釋放因為被冷落、被否定、被忽視帶來的負面情緒,久而久之就容易越來越沉默和壓抑。
當這樣的孩子一旦遇到電子游戲時,就容易上癮。因為在游戲世界中,他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價值感!這也是他逃避現實的一個媒介。在游戲中,他感受到了現實世界沒有的東西,所有他喜歡,他沉迷,他上癮。
3、缺失優越感
有一些孩子,原本學習特別好,結果在初一、高一這些特殊的階段,居然沉浸在網絡中無法自拔。
有些家長認為是游戲害了孩子,本來是一個好苗子,結果因為游戲,耽誤了一生。
那些在小學成績特別好的孩子,升入了初中,突然發現自己的成績不再像小學那么拔尖兒了,之前輕輕松松拿年級前三,現在辛辛苦苦地也才勉強拿到年級第50名。
這種差距和失落感,是非常打擊這些之前一直被羨慕的孩子們。
這種情況下,心智相對堅強的孩子,會越挫越勇,繼續努力追趕;可是抗挫能力相對弱的孩子,就容易放棄努力,無能為力,甚至自暴自棄,一旦有契機接觸游戲,就很容易沉迷進去,尋找慰藉。
4、其他原因
除了以上這些主要原因之外,還有下面這些原因,也有可能導致網絡上癮。孩子天生的自控能力差;父母游戲成癮,直接影響孩子;孩子沒有任何的興趣愛好,生活空虛……這些原因也能導致孩子沉迷在虛擬世界中,不愿意出來。
一個精神上越富足的孩子,越不容易染上網癮;只有精神上有缺失、且自己無法找到健康方式去補償的,才容易網絡上癮。對有網癮的孩子本身來說,不論他是否表現出來,他的內心一定存在著很大的壓力、煎熬與痛苦,甚至自責,和跳出來的沮喪。
如果我們能感受到這一點,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孩子,才能從孩子的視角出發,尋找孩子內心深處真正缺失的那部分,才有可能去彌補,然后改善。
如何才能讓孩子戒掉游戲,愛上學習呢
一、放下瑣事陪伴孩子。充分利用孩子們周末時光,放下自己的瑣事,多陪陪孩子,可以陪孩子走出戶外,邀請小伙伴們,參與打籃球、打乒乓球、踢足球等戶外活動,讓孩子們在綠茵場上盡情地奔跑,展翅高飛。實踐證明,適量運動不但可以讓孩子們找到自己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還可以緩解孩子學習的壓力感和孤獨感,可以激發孩子們奮發向上的學習生活激情。
二、給孩子自主選擇權。把孩子自己的事情決定權交給孩子自己,滿足孩子的自主選擇權!比如,孩子想報培訓班,父母和孩子共同探討學習什么?問孩子今后有什么打算?盡最大努力認可孩子的選擇結果,有不同意見,只給建議、絕不耍“家長作風”。
三、合理制定目標。一學期開始,父母陪孩子共同制定學期目標和中短期目標,鼓勵孩子努力為實現每個小目標而努力。當孩子有一點點進步或完成短期目標時,及時給予點贊,伸出大拇指!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努力后的收獲,孩子就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行萬里路勝過讀萬卷書。可以考慮發揮孩子對地理、歷史獨特的愛好,利用假期帶孩子游覽名山大川,增長見識、拓寬視野。可以考慮由孩子安排行程,父母做好后勤保障,讓孩子在不斷試錯中鍛煉執行力和決斷力。
五、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作為父母,要放下家長的架子,在適當的時候,學會在孩子面前主動示弱,讓孩子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明白自己的父母也是需要照顧的。在獲得孩子的幫助后,要及時給予反饋和認可,告訴孩子,你今天幫助了爸爸媽媽,我們很高興,我們為有你這樣的孩子感到驕傲,使孩子在家庭里獲得地位感和歸屬感,讓孩子把“有時候父母也需要照顧”這個認識,埋下兒時的記憶。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