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不愛做作業是很多家長非常頭疼的問題,首先當發現孩子不愛做作業的時候,不要一味的指責,而是要通過觀察,溝通找出孩子厭煩的原因,然后有針對性的解決。
小孩不愿寫作業怎么辦
1、因學習基礎差而討厭做作業的孩子。對此父母要有耐心,要用一定的時間來輔導孩子做作業,等孩子有一定的基礎后,再讓學習變得有趣,比如采用小紅花獎勵孩子進行寫作業,比賽獲勝后可以得到禮物。
2、因條理不清而討厭做作業的孩子。這些孩子因為太受父母的溺愛什么都不會,處理事情,缺乏條理父母首先應該耐心幫助孩子,告訴他做作業要首先要準備好(如筆,作業本)的東西,然后有序開始。其次,等孩子掌握了做作業的步驟后,可以適當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來鍛煉孩子做事的條理,并總結經驗讓他保持。
3、因時間觀念差而故意磨蹭做作業的孩子。家長應讓孩子充分理解時間的概念,如用小鬧鐘提醒孩子做作業,鬧鐘一響必須開始做作業,還可以用引誘法先大致了解一下孩子做作業需要的時間,然后和孩子商量好,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做作業就可以獲得獎勵。
孩子做作業磨蹭的原因及分析
1、任務意識不強
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往往認為學生的一些問題等長大后就會自然解決,但上學以后,發現了很多不良的行為習慣,再想改已經很難了。家長給學生布置任務時,學生任務意識不強,就像沒有聽到一樣,沒有任何動作反應,或者是家長的指令沒有威懾力,學生認為即使完成不了后果也不是很嚴重。
2、情緒不佳
放學后學生認為終于可以玩了,在玩得高興時被家長拉回來寫作業,就會產生不良情緒,對作業及學習產生厭煩。另外家長監督太多、作業難度太大或量太多等都會導致作業情緒不佳。
3、主動退縮
學生遇到不會的題,不知道先繞過去,而是停在那里,繼而出現走神或是等待家長來幫助解決問題等現象,如果家長馬上來幫助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形成“有問題找家長”的思維習慣。這樣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遇到難題就求助,不愿意動腦。
4、課堂聽課效果差
課堂上不認真聽講,做作業時就不知道應該怎么下手。作業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課堂知識為基礎是高效率作業的前提,而有的學生圖省事,做作業前不先消化和理解所學的內容,作業拿過來就做,這樣寫著寫著就寫不下去了,一會兒翻翻書、一會兒回憶老師上課講的內容,一會兒又打電話問別的同學,寫作業的速度自然也會慢下來。
5、學習能力低下
學習能力包括視聽覺能力、記憶能力、閱讀能力。學生如果學習能力低下,要想達到老師與家長的要求,就要比同齡學生付出更多的努力。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1、首先,“不陪”才能養成好的習慣。當孩子進入學校后,在孩子的生活中,開始有了“作業”的存在。整個家庭生活方式會發生變化,對于孩子的學習“作業”,家長相對比較重視,家長會陪孩子學習,輔導孩子學習做作業,時間一長,家長就成功的扮演成監工的角色。雖然家長的陪同方式各有不同,有的會坐在孩子旁邊盯著孩子寫作業;有的不在旁邊盯著,卻會時不時地過來,檢查孩子寫得怎么樣。無論是哪種陪法,家長全程參與進來。從而在孩子的心理,會產生不好的學習心里,在學習上會依賴父母,做作業會變得磨蹭,就算知道應該怎么寫,但是還是會說自己不會,對寫作業失去興趣。
所以說“陪”孩子寫作業,是不能培養孩子能擁有好習慣,反而是在瓦解孩子學習的好習慣,對孩子的自制力也是日漸磨損。同時,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喜歡被人監視。表面上會暫時的屈從于父母,但是內心卻在排斥。所以家長要記住,想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要給孩子制造主動性和成就感,激起他學習的興趣。反之,如果讓孩子經常感到自由和內疚感,反而會形成壞習慣。
2、不以寫作業為懲罰目的,有很多的家長和老師,既要求孩子熱愛學習,又把“學習”當成“懲戒”用于孩子身上。其實。孩子對于寫作業不是天生就反感的,當孩子變得不愛寫作業,是因為在上學過程中,寫作業被當作一種“懲罰”。從而讓孩子產生錯誤的意識,對寫作業產生反感心理,產生厭惡之情。
同時,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使用了不合適的教育方法:一是不信任孩子,二是太相信自己。
3、“替”孩子寫作業。這里的“替”并不是幫孩子舞弊,而是理性的對抗學校教育中的一種錯誤。以不得已的方式幫助孩子獲得自由的時間,讓孩子在面對學習時,能輕松快樂一些,這也是保護孩子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手段。
首先不讓寫作業為難孩子,不要讓孩子覺得上學是受苦,要保護孩子學習興趣,讓孩子知道學習最需要的是實事求是,即不是為難自己,也不是逢迎他人。讓孩子學習更務實,也更高效。把孩子從作業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的業余時間來做自己想做的事,如從小養成的閱讀習慣,不要因為學習時間的緊迫,而剝奪了孩子的課外閱讀時間,課外閱讀能鍛煉孩子的大腦思維,鍛煉專注力,能吸取更多的知識,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
4、讓孩子知道學習不是“刻苦努力”,而是把學習當成一種愛好,一種興趣。一個人不可能做到討厭這件事情,還能把他做好。對于孩子來說,玩耍和學習本來是不會產生沖突的,正常情況下孩子是有能力協調好這兩者的關系。如果孩子只想玩不想學習,那就會產生沖突,說明孩子的教育環境中有種不良因素在影響著他。
5、不要糾結孩子考試成績是否是100分,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取得好成績,但是不能向孩子要分數。從分數上追求孩子的學習,只會讓孩子降低對學習的興趣,產生畸形的學習動機。家長過于要求孩子考100,說過的話會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跡,好的痕跡可以產生好的影響,壞的痕跡只能產生壞影響。
家長要知道,如果你的要求,孩子都能實現,那么世上就沒有差孩子,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績優異,習慣良好,多才多藝,品貌出眾,這樣的話對于家長真是件輕松愜意的事了。所以作為家長,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情緒和性格,要多方面去觀察孩子的行為和情緒,以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來培養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